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 是黎明还是风雨之前(2 / 3)

加入书签

只是不听,还说“他们倘若真的要做什么,在哪里都是不安全”,最后谢芳仪只得看了余若荻一眼,余若荻叹了一口气:“好吧,明天开始,早晚我和大娘一起接送你上学,这样总稳便些。”

景心的这个性子啊,有的时候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让人不由得便要为她担心。

当晚,三个人十点多的时候才睡,余若荻终究是兴奋的,在床上翻来覆去好一阵,这才朦朦胧胧地迷糊过去,第二天早晨,她一看姐姐和景心,景心倒是还罢了,姐姐也是挂了两个黑眼圈,看来昨夜同样没有睡好。

早上吃过了饭,汇合了戴凤,四个人一起出门,谢芳仪去上班,这边三人去学校,戴凤也是十分的高兴,一边走一边说着:“苦了这么久,终于盼到天亮了!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呢!唉,只可惜那些没有熬到今天的人啊……”

余若荻一路上看着人家的大门,许多柱子和院墙上都已经贴上了崭新的标语,人们的真实感情仿佛突然之间全都爆发出来:

八年埋头苦干,一朝扬眉吐气!

庆祝抗战胜利,拥护最高领袖!

还我河山,日月重光!

实现全国统一,完成建国大业!

国父含笑,见众于九泉,实施宪政,提高工人的地位!

先烈精神不死,造成一等强国!

自立更生,庆祝胜利!

提高民众意识,安定劳工生活!

在这无数的热烈之中,余若荻忽然看到一缕略显幽深冷清的风格,那是一扇普通的石库门房屋的大门,两条粉底黛墨的对联:茫然慨既往,默坐慎将来。

余若荻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咀嚼着这里面的滋味,暗暗地点头,景心见姨妈忽然不走,站在那里出神,便好奇地问:“姨妈,你在看什么?”

余若荻给她将那对联念过一遍,解释了一下大意,然后说道:“写这样一幅字的人,应该是经历了许多事情,因此才能在大家都欣喜若狂的时候,还保持着这般的冷静,抗战的胜利只是一个段落的结束,未来会怎么样,其实还很难说。真可惜我没有相机,否则将这一幅景象拍摄下来,过一些年拿出来再看,或许很值得回味吧。”写对联的这个人简直好像穿越的一样,太明智了。

八月十五号这一天,日本天皇终于发布了终战诏书,十分体面的,到现在也不提投降。

在这一份正式确定的宣告之后,上海仿佛一夜之间活了过来,人人喜气洋洋,商人是最紧跟时代潮流的,原本的“特快餐”马上便改成了“胜利快餐”,平湖西瓜改称“和平西瓜”,帕克钢笔的广告也很激动人心:慰劳抗战将士纪念品,“笔”“必”同音,以钢笔赠人或自备,可互勉建国“必”成的信心。

受此激励,余若荻与大家商量,干脆全部商品八折,连续三天,庆祝抗战胜利,只是有两条规则,第一概不赊账,第二不收中储券,要么用硬通货,比如美金黄金银元,要么用法币,其实这个时候许多其她商家也是这么做的。

距离日本投降已经过去了几天,余若荻的心情也渐渐平复,晚上,她拉开窗帘,丝毫不担忧室内的灯光透了出去,如今战争结束了,不必再顾虑防空了,从窗子望出去,外面是点点灯光,一团漆黑实在太久,几乎忘记万家灯火是什么样子。

随着政府军队进驻上海,事情似乎在慢慢导入正轨,只是中储券却在崩溃,本来便是伪币,被禁止使用也是早晚的事情,到了十一月正式禁用的时候,中储券与法币的比值已经达到了二百比一,五十元的中储券,只能兑换两角五分的法币,当年刚刚发行的时候,可是按兑换一百法币的比例来的,这样的经济打击对于小户人家来讲,严重程度简直堪比后来的金圆券。

十二月下旬的一天,胡宝珠提了东西又来探望祝蔼怡,如今这两个女人倒真的仿佛姐妹一样了,祝蔼怡为了工作和育儿不能兼顾,每每有些焦头烂额,又要承受夫家的批评,有的时候把那怨气只好往肚子里压,偶尔居然不免与胡宝珠来说,当然是极为含蓄的,只说女子有职业也是辛苦,家里外面难以兼顾,胡宝珠自然是温言安慰。

在那边说过了一番话,胡宝珠便来到余若荻这边,拍门走了进来,余若荻忙着端茶上点心,只见胡宝珠眉宇间一团盈盈喜气,显然是真心的欢喜,便笑着问道:“那华商证券交易所虽然是官面上给封了,可是听说已经转入地下,何先生可是还做那个么?”

胡宝珠点头道:“不做这个却又做什么呢?好在之前有你提醒,七月的时候便全都出清,得来的钱都换了黄金美钞,然而坐吃山空终究不是个办法,如今既然有黑市的股票,权且买卖那些罢了,毕竟他做这个也做得熟了,赚多亏少,这金融一行也算是正当行业。”

余若荻:虽然我日常谈起股票之类,不是特意为了担忧何友兰,不过这也真的是十分有胆啊,堪称二进宫,倘若这一回及时退步抽身倒也罢了,若是拖到四九年的时候,那可是尸骨无存。

胡宝珠喜滋滋地说:“若荻啊,我今儿是真的高兴,终于是守得云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