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七章 丧钟回响(2 / 3)

加入书签

不错啊,出苗率百分之八十三,这十株辣椒苗总能结几十个辣椒果实吧?取出种子之后,果肉总能够做几餐好菜的吧?也不知姐姐她们能不能吃得惯。

梅咏雪高高兴兴地出了空间,她刚走出来不久,便听到有人急匆匆地敲门,打开房门一看,原来是宋阿婆。

梅咏雪顿时就是一惊:“姨婆,这大清早的出了什么事?你的脸色好像不是很好啊!”

宋阿婆此时面皮发青,很显然是出了大事,否则她一向性子爽朗,总是哈哈地笑,自从有了她,樊娘子家中的气氛明朗了许多,连姐姐那一贯清冷淡然的神情都生动了起来,正常情况下姨婆绝不会这个表情。

“咏雪啊,你快过来看看,你张家姐姐不行了,方才已经昏过去了。”

梅咏雪的心立刻就忽悠了一下,其实看到宋阿婆的表情,再联系一下家中最近的事情,她大概也能猜出来几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轻粉的毒性给身体带来的伤害愈来愈严重了,下肢浮肿,时常腹痛也就罢了,尿液甚至都带了一点红丝丝,便血到了这种程度,已经非常危险了,之前姨婆瑞仙和自己悄悄计较着,大概也就是这几天了,而现在张娘子居然昏厥了过去,很可能是大限已到。

梅咏雪立刻锁了门就与姨婆一起来到樊瑞仙那里,只见灶火上正烧着参汤,随着张娘子的身体日益不好,有些东西也准备下了,比如棺木,比如急救的药材,这人参就是从回春堂买来的,以备万一,虽然这个时代没有强心剂,不过少量的人参皂苷对中枢神经具有兴奋作用,也算是一种天然抢救药物吧。

参汤熬好后用蒲扇快速降低了一下温度,梅咏雪就端着药碗进了房间,樊瑞仙连忙将汤药给张娘子灌进去,要说这参汤也真是见效,过了几分钟,张娘子就慢慢地睁开眼睛。

她满眼悲哀地看着围绕在身边的人,过了一会儿嘴唇动了几下,轻轻地说:“我虽然死了一个男人,但是添了姨婆姐姐和弟弟,兰生又如同自己的女孩儿一般亲爱,本想着就这样一直过下去,平平稳稳了此后半生,只可惜我没福气,得了这么个拙病,也是我前世冤孽,今生遇到了那样一个人,如今要步他的后尘了。”

樊瑞仙听了,如同刀扎心一般,当时眼圈儿就微微发红,然而她毕竟是个读书明理之人,虽然明知道张娘子的大限恐怕就在今天,然而病人情势如此沉重,如果看到周围的人也都是愁眉苦脸,心情更加悲凉之下反而走得更快了,于是便勉强笑着说:“妹妹不要胡思乱想,这不是醒过来了吗?后面慢慢调养,也就好起来了,到那时我们两个一起做针线,一处吃饭说话儿,岂不是好?”

张娘子微微一笑,神态并无哀戚,十分镇定从容地说:“姐姐,我知道我的病是不能好了,快的话是今天,纵然能再拖个三朝两日,终究是没意思,如今趁着我还明白,把一应的后事嘱托给姨婆姐姐和咏雪。我这里已经写好了一张单子,就放在妆匣之内,那房子本是富安的,我也没个后代,那房产便交还给富家的族亲,我的嫁妆都在箱子里,如今也所剩不多,那里有一副银头面,我一直没舍得拆卖,另外一根金簪,两套织锦衣服,都给兰生留着出嫁的添妆,其余的都交还给我娘家。

兰生到了今年已经十四岁,看看出门子的日子也近了,这可是一个女子的终身大事,姐姐好生为她留心,寻个忠厚人家,街上媒婆子的话十句只好信得一句,那班人为了成就交易,什么鬼话不肯说?有咏雪在外面多打听一下,千万探听准根底才好,否则女子离家外嫁,她在夫家究竟如何,娘家人都是不晓得的,纵然晓得也难以援手,除非闹出惨事来才好打官司,然而到那地步为时已晚。”女儿被虐待自杀,纵然娘家人终于不须再隐忍,可以告到官衙,然而对于已经死去的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樊瑞仙忍着伤心一一答应了。

然后张娘子又说了几句“姨婆慈爱,姐弟仁义”,嘱托着她们“今后务必好好相守,不要分散了,世道艰难,定要相互扶持才好”,然后再没力气说话,便闭了眼睛静静地躺在那里。

宋阿婆悄悄拉了一下梅咏雪的衣服,两个人来到外面,宋阿婆说道:“咏雪啊,你赶紧去看看你张家姐姐的兄弟回来没有?纵然他没回来,他娘子也在,让她弟妹过来看看,那张单子也给她瞧,有什么话让她与大姑姐说。”

梅咏雪顿时明白过来,还是老年人世事洞明,想得周全,这个时候很该赶紧通报张姐姐的娘家人,于是梅咏雪急匆匆便走了出去,到张娘子的弟弟家里去。

张娘子是在当天晚上半夜时分离世的,在头七之前,她的弟弟赶了回来,富安的两个远房族亲也过来了,大家一起给张娘子办了祭礼,倒也是比较有人气。

时间已近深夜,梅咏雪望着祭桌上的灵牌,院子里和尚们念经的声音到这时也没有停止,今天晚上要彻夜祝祷,送张娘子往生极乐,他们那抑扬顿挫的念诵歌唱声伴随着铙钹乐器的曲调,让这头七超度的夜晚倒也并不寂寞。

烛台上两只白色的蜡烛,苍白的火焰明明灭灭,为这原本就肃穆的灵堂格外增添了一种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