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五章 死得其所(3 / 3)

加入书签

方镜咯咯笑了起来,梅咏雪这个人要说他不读书,倒也是读的,说起话来毫不粗俗,不过要说他有多么高深的学问,似乎又不太像,很少听他讲什么深奥的道理,若真是评论一件什么事情,倒是轻描淡写的揶揄打趣居多,不过他说的那些话若是仔细琢磨起来,倒是也很有味儿的。

比如寒食节的时候,自己感叹介子推,这位梅伙计就说:“介子推躲在山上,晋文公找不到他居然直接让人放火烧山,他不晓得山火烧起来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吗?尤其是这样的大面积故意纵火,要扑灭是非常困难的,火势蔓延很快,虽然说是‘围三缺一’,然而火烧起来就不是人能够控制的,很可能四面八方都是火苗,让人根本不知该往哪个方向逃,很容易活活困死在里面,而且许多还不是直接烧死,而是被烟熏死的,另外还有大片林木毁坏呢。”后世的大兴安岭特大火灾啊,太惨痛了o(╥﹏╥)o

但是东方镜的第一个念头:梅咏雪你是在潜火铺当差吗?对于火警问题这样敏感。不过这话说起来也确实有点意思,防火的确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宋代,太祖赵匡胤定下来的规矩直接就是“谁引发火灾就烧死谁”,如今的砖石房屋是多了许多,不过大户人家的院子里也都有太平缸,就是预备万一走水,由此看来这个“放火烧山”的故事实在有点荒唐啊,很可能是后人编的,晋文公应该无论如何不至于这么没常识,如果他真的这样干了……仔细思量起来可是让人心里有些发寒啊。

因此梅咏雪虽然对于政商两界都没有什么高屋建瓴的见解,但观察问题倒是独辟蹊径,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了。

梅咏雪笑着又说:“我不是大公子那样的雅人,看到了桂花就只能想到糕饼甜羹。”

东方镜乐道:“中秋那一天我也不是整天都这么装文雅的,那一天要随着父亲应酬交易往来的客商,店里的人也要请上一请,散了宴会满身酒肉气呢。哦对了,要说我家的花园里,今年刚刚添了一样海外来的花草,叫做‘番椒’,如今结了果子,原本是绿的,现在开始有些变红了,圆圆长长的一条,那形状倒好像一根冰凌一样,我想若是全红了可是更好看呢。”

梅咏雪表面上虽然仍是不露声色,然而一颗心却剧烈地跳动了起来,“番椒”?那是什么?是从海外引进的植物,难道竟然真的是辣椒吗?听那果实的形状确实有点像啊。

过了两天,梅咏雪正在千方百计找寻“番椒”的种子,虽然东方镜那里有现成的来源,可是这个人态度暧昧,只要有可能,梅咏雪不想和他发生太多联系,所以只能尽量用其她方法。

就在这时,有一天宋阿婆赶早儿送了一罐子十香甜酱瓜茄来给她,梅咏雪立刻就揭开盖子来尝了一条,开心地笑着说:“还是姨婆腌的酱瓜美味,最是下饭的好材料,每次都能让人多吃两碗饭呢,多谢姨婆!”

宋阿婆笑了一下,说了一声“你喜欢吃就好,老身没有别的,就这点腌酱菜的本事还算拿得出手”,转而就微微皱眉道:“可惜张娘子这几日不知怎么了,只是茶饭懒吃,老身送去的咯吱脆的腌萝卜,她配着米粥儿,也不过是吃了半碗就放下了,脸儿看看瘦了。”

梅咏雪听她这样一说,也有些担忧,不过转念一想:“或许是心中仍然悲伤,如今天气也不怎样见凉快,所以又是秋老虎的暑热,又是丧事的劳累悲痛,所以就这样子了吧。姨婆好好劝劝她吧,若有什么事,我们也没个不尽心的。”

宋阿婆面上愁云未消:“也只能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