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国小鲜(科举) 第214(2 / 2)

加入书签

欢对外劫掠?因为确实能缓解国内矛盾,增进团结统一。经费紧张,秦放鹤和高程这?边就造了一个车头,铁轨则是个圆环,省的调头了。一圈下来?,天?元帝意犹未尽,半句下车的话也不提,前头也只好?加水加煤,继续烧。“这?轨道皆为铁铸,”天?元帝探头看?着远处蔓延的铁轨,有些担忧,“只怕是个隐患。”说不得就有偷的。秦放鹤神色平静,一张嘴,却比外头初冬的寒风还要凌冽,“沿途要有人每日巡视,每条铁轨上皆打编号,盗窃者杀无赦,家人连坐,包庇者同罪,所在地方官也要受罚。”民?也好?,叛国者也罢,都?是非常矛盾复杂的个体。他们可以怯懦如鼠,也可能狗胆包天?。惩罚过轻,便会屡禁不止,效仿者群起,损耗铁轨事小,延误军机事大,等同叛国。所以初次问世,必须要用?重典、动极刑,让所有人知道怕,不敢以身试法。这?个时?代的科技相对滞后,更不够普及,就算有人冒死盗窃铁轨,也必须求助于?高级铁匠,而能融铁轨的匠人,都?在朝廷备案……瞒不住。在场所有人听了,都?觉得很?合理。在这?个时?代,人命本就不值钱。与国家大事相比,更微不足道。接下来?,天?元帝和杜宇威等人又问了许多细节,董春则跟胡靖低声交谈,说些日后的事。“你?说海船也能用?此物?”天?元帝的眼睛都?在发光。时?下出海为何?艰难?一则波涛汹涌,二则动力不足,非顺风顺水不可行。但若有此物借力,季节限制就将无限缩小。秦放鹤点头,“一通百通,想来?不是什么难事。有了这?个,再远也可一试。”见天?元帝没有反对,秦放鹤顺势道:“只是水陆有别,另需人手……”此言一出,车厢内所有的谈话声就都?奇迹般地消失了。海船,还能有谁?天?元帝看?了他一眼,“非他不可?”这?个“他”,自?然是说卢实。秦放鹤不躲不闪,“非他不可。”赶鸭子上架已经够过分的了,你?实在不能再强迫几只旱鸭子下海游泳。天?元帝又看?了他一会儿,方收回视线。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此事由秦放鹤提起,说服力和可靠性不言而喻。但是对卢实,天?元帝的态度非常复杂。既希望他别那么快倒,又希望他别起来?,又非常惋惜他的才华,可谓又爱又恨。“此事朕自?有打算。”天?元帝摆摆手,意思是这?个话题到此为止。“是。”秦放鹤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官场上的许多事,本来?就没有数学题那样清晰明了的答案,不问就是问。在场这?些人之中,天?元帝的野望远比所有人都?大,因为任何?一位君主?都?拒绝不了“开疆辟土”的诱惑。哪怕现在秦放鹤不提,事后天?元帝也会想到卢实,早晚会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