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国小鲜(科举) 第195(2 / 2)

加入书签

的户部……”众朝臣发出善意的哄笑。那御史也跟着笑,笑完了,又将矛头指向兵部,“货轮倒也罢了,可兵部又是怎么?回事?据我所知,这几年沿海战事并未新增多少?,以?前修建的战船也未报损报废,怎么?又要造?”兵部尚书笑呵呵道:“防患于未然嘛,这就好比百姓口中的家有余粮,心里不慌。打仗嘛,哪里有不损耗的?一艘船,一杆枪,都非朝夕可得之物,若无预备替换的,难不成?到时候凭双手去打?”“我不听你这些瞎话,”御史没被绕进去,“远洋货轮也就罢了,近海战船也罢了,可那些不远不近的,动辄两千料的尖底船又是怎么?一回事?工部紧锣密鼓改良的新式火炮,又算怎么?一回事?”两千料!尖底船!哦?原本摸鱼的秦放鹤一听这几个字,瞬间竖起耳朵。内地?河湖相对平稳,水波不大,所以?在?其上行驶的船多为平底;但海洋浪大涛急,为乘风破浪,非尖底不可。而两千料的尖底海船,出使?欧洲显得小,近海航行又太大,于东亚、南亚各国巡航,刚刚好……这么?简单的推测之法,御史本人?不清楚吗?不,他可太清楚了,就因为清楚,所以?不敢明?着问天元帝,只好在?年末大朝会上借题发挥,隐晦地?表示自己?的不支持。高丽、倭国、暹罗等诸国不久前刚来?朝示好,这会儿大禄竟暗搓搓预备着攻打了?怎么?看都不厚道吧?兵部尚书只说?奉命行事,拒绝解释,而天元帝又久不开口,众朝臣只好在?下面自己?讨论。老大一个朝会,顿时乱得像菜市场。原本那御史公?然发难,秦放鹤第一反应就是卢芳枝的人?,可听他后面扯到水军的战船,又觉得不像。毕竟卢实之前一直任着监船御史,如今又在?名义上掌管全国水军,这么?一来?,就又把他扯进去了。但无论是不是御史本人?的自发行动,他在?大朝会上问了,加剧了朝臣们对兵部和工部开销的不满,于情于理,天元帝就必须做出正面回应。天元帝也确实回应了,但说?得仍有些保守:“我东南沿海一直不宁,倭寇屡屡犯边,这么?拖下去,总不是办法。如今我国又与多国互赠通商口岸,往来?船只增多,越发要引人?觊觎,朕有意震慑一二,众卿可有异议?”他并未引经?据典,甚至言辞相当平实,所有人?都听懂了:朕不想忍了,先把家伙事儿拉起来?再说?,邻国若老实,一切好商量,但若再故态复萌,就打!其实天元帝态度的转变早在?使?团进京就可见?一斑,后来?它们离去,所得回礼与以?往大为不同,尤其高丽、倭国,竟有大禄水军随行,着实令人?震惊。但当时好歹还打着“帮忙”的旗号,众人?尚可自欺欺人?,如今天元帝一番话,几乎就把这层遮掩扯下来?了。他确实想打,万事俱备,只差由?头。“扩建海军,以?备来?日。”天元三十四年十月十五,这个议题终于第一次冲破迷雾,正式浮现在?所有人?面前。“这,这万万不可啊!”当即有人?出列反对,“陛下,我大禄素来?以?和为贵,怎好轻易大兴兵戈?”此言一出,立刻有人?出声附和:“是啊,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我朝乃是仁义之师,怎好如此?”“不错,我朝威武之师,海战未尝有败绩,如此也该知足,何必赶尽杀绝呢?因些许小摩擦便大动干戈,传出去,也叫他国笑话……”汪扶风、秦放鹤、孔姿清等人?赶紧看,哦,没有姓孔的,没有姓宋的,这很好。由?他们去吧!五十岁之后,天元帝就越发不喜欢见?别人?同自己?唱反调,当即沉声喝道:“怎么?,他国杀得我朝百姓,我朝就打不得他们么??尔等究竟吃的哪国粮米,做的哪朝官员!”最后一句,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指责了,那几名官员一听,瞬间面色如土,当场跪了下去,以?头抢地?,“微臣,微臣自然是大禄官员,是陛下的臣子!微臣绝无它意,陛下明?鉴,明?鉴呐!”天子一怒,流血漂橹,哪怕天元帝平时再温和,此刻动怒,众朝臣无不胆战心惊。只要天元帝想,一句“心怀叵测、不忠不义”,就能下了这几个官员的官帽,缴了他们的官印!卢芳枝带头拜倒:“陛下息怒。”眨眼之间,满朝文武刷啦啦跪了满地?,犹如整齐割倒的麦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