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国小鲜(科举) 第154(2 / 2)

加入书签

化归开化,岂可混为一谈?”人?都过去了,书在脑子里装着,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言外之意:儒生是最主要的,只要人?过去了,书么,差不多就行,自然就能省一大笔银子。郭文?炳听?罢,便知天元帝几乎心意已定,恐无回天之术,不由心中发起苦来,暗自骂娘。

大禄看重文?人?,但凡混出头的,谁不是好日子过着?又怎么愿意飘洋过海,去那荒蛮之地开启什么民智!他人?生死,与我何干呐!可若陛下执意如此,势必要自己点?人?,这,这不是得罪人?嘛!往好了说,是立功,可前提是……能活着回来!且不说海路漫漫,能不能平安抵达,便是去了,必然什么都不习惯,背井离乡几年,堪比流放!苦也?,苦也?!郭文?炳都不敢想,来日自己该如何自处。这种苦差事,点?了谁,不就等同于叫人?家去送死么!历来赠书都是旧例,陛下怎么可能忽作此举?必有妖人?挑唆!不知是那个狗娘养的混帐王八羔子,可千万别叫他知道了!眼见郭文?炳闭嘴,天元帝心情大好,转身问道:“诸位爱卿以为如何?”你小子昔日反对朕对外兴兵时,怎不见今日神?态?众朝臣也?没想到?天元帝会“一时兴起”,略一愣神?,纷纷高?呼:“陛下圣明!”从大义?上来说,天元帝此举可谓感天动地,还?真就挑不出刺儿来。况且周边诸国也?确实仰慕我国文?化,昔日他们能派遣使者来大禄学习,大禄怎么就不能派人?去当地教呢?户部尚书兼阁员杨昭率先?出列,“陛下高?瞻远瞩,仁爱天下,微臣敬服!”好得很!多派点?酸儒过去,造书局就不用管我要银子了!结果还?没高?兴完的,就听?天元帝又道:“既然外施仁政,自然也?不好苦了自家百姓,造书局这边省下的银子,就拨到?各地府州县学……”杨昭:“……”还?没捂热乎的,又要扔出去?他决定挣扎一下。“启奏陛下,各处学里拨款已是历年之最,但凡成绩优秀者,又可作廪生之贡,免除赋税,非但可养活自身,亦可接济家人?,实在不必再……”留点?儿不行吗?纵然造书局省下五万两,可全国境内府州县学何其之多,发下去也?只是九牛一毛,又要调动各处,你争我夺,何苦来哉?天元帝倒背着手,似笑?非笑?看过来,“依爱卿之意,是天下学子们都读得起书了。”杨昭暗道不妙,可话都说回去了,况且临近年关,怎好讲些丧气话?故而只是笑?,“托陛下洪福,风调雨顺……”快过年了,各处递上来问安、上贡、拍马屁的折子多不胜数,现?在天元帝一听?这些话就反胃,毫不客气地摆摆手。杨昭身为内阁成员之一,自然明白天元帝的作风,一见他嘴角下压,便知自己不该说。可话一出口?,覆水难收,况且缩减开销,本就是户部尚书分内之事,他倒也?不怕皇帝因此事责难自己。果不其然,天元帝虽有些不快,倒没说杨昭的不是,而是甩着蜜蜡手串在大殿内慢慢转了几圈,忽叹道:“众爱卿口?口?声声风调雨顺,国富民强,可朕每每看折子,多有天灾人?祸,岂能不顾?”他顿了顿,“至于文?人?读书么……”天元帝想了下,忽道:“翰林修撰秦放鹤何在?”一直在前面装隐形人?的秦放鹤出列,“微臣在。” 【捉虫】拨款(二)大朝会上被点名发言,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前有李掌局,后有郭文炳,皆为先?例。然作?为幕后“始作?俑者“,秦放鹤对天元帝主动承担最大火力,这?会儿才把自己拎出来的现实?,相当受宠若惊。天元帝重新回到龙椅上,冲他随意一抬手,“给诸位前辈们说说,你昔日求学时的光景。”前辈……这?语气,好生亲昵。众朝臣听了,惊讶者有之,羡慕者亦有之。户部尚书杨昭抬头瞧了天元帝面色,见他眉眼舒展,就?有些?感慨,忍不住扭头看了董春一眼。阁老这?个徒孙,收得好?哇。“是。”秦放鹤应了,转过身去,面对满屋子前辈,笑?了笑?,“读书么,虽是文雅事,却实?在费银子。若说寻常百姓读不读得起,若阖家?、阖村供应,自然也没什么读不起的。”言外之意,若只是自家?,大多读不起。满朝文武,出身不同,其中世家?大族就?占了六成以上,余者寒门有三,而像秦放鹤这?般是正经?庶人的,不足一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