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11)(2 / 3)

加入书签

要离开公主府,先去熟悉一下地形岂不是更稳妥。

难得有这个机会,她当然不会拒绝。

思及此,她见公主似是还没下定决心,忙又表态道:我自然是乐意的,毕竟婚后要与公主久居公主府,能提前适应一下也是好事。

大公主眉梢轻扬,还真是清新脱俗的理由:没想到驸马与本宫想到一起去了,寒水还不快去安排。

哦,是,奴婢这就去。

京郊小院的动静没有瞒过有心人的眼睛,第二天,齐予就跟着大公主去了公主府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先不说外面怎么传,倒是有御史把事情捅到了圣上那里,再怎么说也是一国公主,还未成婚就与驸马形影不离,先是共宿京郊不说,现在又同回公主府,哪怕是两个女子,也委实太开放了些。

皇帝可能完折子往地上一丢,想骂人的话到了嘴边又咽回去,他的皇儿这么些年屡遭不测,这些人不说先把凶手抓住,倒是整天盯着大公主了来了。

什么于礼不合,什么有违祖制,皇儿她难得遇到一个心上人,成婚前多相处一下哪里不对了?再说了,共宿京郊只是在一个院子里,谁看见她们共宿一室了?

宣国师。

早朝久久没散朝,各府本就担忧又好奇,这个时候国师被宣上朝了,可谓是惊呆了一群人。

要知道自前国师齐小宋寿终正寝之后,这国师府就只剩了一个空名号,如今的国师乃是齐小宋的养子,一点真传没得到,因为皇恩眷顾空承了一个在钦天监的名号。

除了受封当天去了一回金銮殿,这么多年来,这一次被宣召竟是是人生中第二回 ,齐父接到圣旨后差点没流下一把辛酸泪,他心绪激荡地去了,到了之后才知道什么叫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朕以为齐爱卿赋闲在家,应好好管教孩子,怎么让自己女儿到处跑,结果闹出笑话来,实属不该。这都马上是要成亲的人了,天天去找公主像话吗?赶紧把你女儿带回国师府,大婚前都不要出门了,还有,爱卿既然闲着,日后就去钦天监正式轮值吧。

皇帝一番训斥下来,听得众人云里雾里,听着是在教训国师,怎么感觉最后成了封赏了呢?

把大公主的过失摘了个干净不说,还把错处都推到了国师管教不严上,你推就推吧,推完倒是处罚啊,怎么还把一个挂名的变成实职了?

这一番saocao作下来,不等众人反应,大太监就高呼散朝,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毕竟谁敢再提,就是找皇帝秋后算账,不要命了吗?

散朝后,收到消息的公主府,齐予还没把板凳坐热,就被送出去了。

大公主看着怎么看都不太想走的人,看向寒水疑惑道:本宫怎么觉得驸马对公主府似有些依依不舍?

寒水忙不迭的点头,可不是吗?那一脸的不情愿都快把不舍得离开写在脸上了:奴婢也觉得,看来驸马她对公主已情根深种啊,虽然驸马看起来没什么能耐,但千金难买有情人啊,这样一想,公主您的眼光真好,没挑错人。

大公主:她觉得不是这样的,齐予看自己的眼神除了偶尔的恍神一下,更多的时候都是充满奇怪的打量。

她虽然未曾经过情事,但也看得出,那种打量不像是动了情的样子,反倒是像在看什么坏人一样,充满戒备。

先不说这些,今日早朝议定由谁来接任礼部尚书一职了吗?

寒水一听大公主问正事,立刻正了正神色道:回公主,是李家的人,原礼部侍郎李广白。

李家?是一心为公,只忠于父皇的李家人,还是像李川连那般站在皇弟那边的李家人?大公主从轮椅上站起来,然后翻开了朝臣的名册。

早年她对朝政颇有见解,父皇也喜欢在御书房考问她一些朝堂上的事,久而久之,大公主对那些为一心国为民的朝臣都有了印象,而只顾溜须拍马,满口空话没写过什么正事的朝臣,她则没有去关注过。

如果是这个册子上的人接任了礼部尚书一职,至少能确定是个办实事的。

李广白?没有,看来要对这位礼部尚书多上上心了,若是个不参与朝堂之争的还好,万一是二皇子那边的,咱们这就是搬走了一块石头又来了一块拦路石啊。

寒水抱拳:公主放心,奴婢这就去安排。

大公主看着寒水离去,一个人看着书桌上的名册,竟然未曾写过什么有用的折子,想来大概路上是个不务实的,也就更有可能是皇弟那边的人。

若果真如此,她还是小瞧了二皇子啊,也不知他会不会在大婚上闹出乱子,只愿到时候不要牵连无辜的人。

想到这,大公主眉尖轻扬,说起来她的好驸马也不是个完全无辜的人,甚至可以说是早已涉身其中,毕竟与前朝有牵连,有些时候,那一重身份便是原罪。

说到齐予,她还没来得及熟悉好公主府的环境,甚至连出府的路都没记清楚,就被送上了回国师府的马车。

她心里好苦,怎么就诸事不顺呢?

回到国师府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