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抢险救灾(1 / 1)
抢险救灾
县里粮库的情况熊卜佑很清楚:账目和存粮数目上倒是完全吻合,就是品质差的很远。糙米的储备里大量是陈化粮,按现代标准只能用来做饲料。能拿出来给人吃的不过百来石米。
所以熊卜佑打得是常平仓的主意。古代国家的联络交通水平很低,地方上的一般自然灾害如果指望朝廷来赈灾是不现实的。多数情况下得由地方官吏自行解决。而县令直接掌握的粮食,除了县粮库之外,还有由民间集中储备粮之类的仓库。
大体由地方的缙绅粮户们每年捐助些粮食,储备起来,到灾年拿出来用作赈济。想法和办法都不错,就是一执行起来立刻就走了样,常平仓的储备粮食往往被官府侵占,所以一直是有名无实。临高的常平仓的建筑修得很是堂皇,但是里面已经百多年一粒米也没放过了。
熊卜佑的意思就是要吴县令出个告示,叫士绅地主们“乐捐”输送常平仓,反正这种把戏年年都有,士绅们早已习以为常。县令来“劝捐”,总得拿个一二十石出来应酬应酬。这样也能凑个二三百石粮食。
“这个容易,”吴明晋对穿越集团虽然掌握了县衙的实际权力,但是事事还来征求他的同意的做法还算满意,“学生出一张布告就是。”
当下关照人出告示,要全县士绅粮户们乐捐,补充常平仓米,以便救灾。
“这救济粮大头还是得我们出。”熊卜佑对邬德说,“我问过县太爷了,说每年也就能劝募到二百石左右的糙米和杂粮。”
“救济要多少?”
“计委正在统计受灾情况,”熊卜佑说,“不过二百石加上县库里的那点肯定不够。”
“我们出就我们出吧,当统治者还是要承担点义务的。”邬德懊恼的说,“这下还得豁免一部分钱粮了。这买卖有点亏了!”
澳洲人当了制度不完善有漏洞的情况下。而一个基层行政人员的为非作歹,足以败坏全体行政人员的形象。这使他绝对不想看到的状况。
自古至今,自然灾害之后的赈济最后总会变成基层当权者的盛宴,这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连朝廷也无可奈何――明知道救济钱粮下去会被层层盘剥,到灾民手里十不存一,还是要继续下拨,否则自然灾害就会激起民变――有时候就是拨了也一样激起民变来。所谓盛世和末世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前者救灾物资多少能分到一些给灾民,而末世就成了彻底的瓜分独吞。
“说到底,就是行政能力的衰退。”邬德在和冉耀的谈话中说道,“盛世的时候,机构运转正常,官吏的腐败程度还没有影响到行政执行能力。随着腐败越来越严重,行政体系的执行能力也跟着下降了。”
现在为了救灾,已经动用许多昨天还在培训班里的学员参加第一线的工作,通过他们的手散发大量的救灾物资――很多物资只要有心,要贪污起来并不难:糙米里掺点沙子稗子,只要量控制得好,绝对不会引人注目。而百姓们也没有现代人这样强烈的举报维权意识。
登记灾民又是一项有很多漏洞可乘的工作。正如邬德过去见识过的低保。需要低保的人没低保,倒是很多吃喝不愁的人拿了低保在打麻将。以现代社会的政府对基层的强大控制力尚且要漏洞百出,何况条件恶劣数十倍的穿越集团?邬德很清楚自己是不可能一个个的逐一核对那些领取赈济米获得粮赋豁免的灾民到底是不是真得受了灾?如果有人要浑水摸鱼,不被发觉的可能性很大。
“你的意思是要我们搞反腐?”冉耀明白他的意思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