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3 部分阅读(2 / 4)

加入书签

全冠清一跃站起,但腿间兀自酸麻,右膝跪倒,大声道:“对不起众兄弟的大事,你现今虽然还没有做,但不久就要做了。”

说完这句话,这才站直身子。

崔建新见他理直气壮的样子,不由一愣,难道他不是为康敏的美色所诱惑

要是被康敏的美色所诱惑,此时他又怎么会说得理直气壮

心中转念一想便了然于心,这全冠清可能本就想上位,但苦于乔峰声望太高,只要乔峰在一天,他就不会上位。

而康敏给他提供了这个机会。

原书中写道,他与康敏睡了三天就对康敏死心塌地,敢情是为了麻痹康敏。

而康敏却一直以为全冠清仅仅是倾倒于她的美色,以至于惟命是从这显然是低估了他,低估了全冠清的才智和主见,不是康敏的错,因为在乔峰身世的问题上,两者始终是一致的,没有冲突但是,当她渐渐发现了全冠清的野心和城府,感觉她的诱惑已经不足以控制全冠清的时候,她感到了恐惧一种失去控制的恐惧于是,在遇到段正醇之前,她又重新选择了年老的白世镜。

实际上,全冠清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阴谋家,揭发乔峰,可以很好的提升他在帮中的地位和威望,甚至以此功劳有当上帮主的可能虽然极微。

但这才是他最主要的动机,是他的原动力,而其他的一切理由,包括康敏的诱惑,相比之下,都显得不够充分。

对于一个阴谋家来说,美色固然重要,但相对于权力来说,就不值一提了。

他显然知道,如果政变成功,他的地位能够得到提升,但是萧峰不一定会伏诛,那时候他就是萧峰最恨的人,随时可能取他性命;如果政变失败,更不用提。

可见政变的风险是极大的,然而他做了。

这是一个鲁莽甚至冲动的行动,但崔建新也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与魄力。

因为,毕竟际遇实在难得,掌握机密而不加以利用的感觉实在比死了还痛苦,而事实上最后他也成功了,赶走了乔峰之后,他的确当上了丐帮的帮主。

只是丐帮在他的领导下并没有乔峰时代的声望,而是每况愈下,甚至一度沦为一个二流帮派。

帮中一个一流高手都没有,试问如何撑得起丐帮这座大梁

后来他也显然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见到武功高强的游坦之后,便扶植他做了个傀儡帮主。

至于他为何说得如此理直气壮,有两个可能,一是他城府太深,这都是装出来了,使人感到他在诉说一个事实,坚决得人人都隐隐觉得一定是乔峰有什么问题,这为后面的揭发做铺垫,而以乔峰的性格,便不会对他下杀手。

二是,康敏没有告诉他事实,他的确以为是乔峰害怕事情败露而杀了马大元,而他也有理由这样相信,或者说他更愿意这样相信。

只有这样,他才能赶走乔峰。

崔建新越想越觉在理,所以,这一切就顺理成章的出现了。

乔峰是因为全冠清表现出来的“忠心”而没有杀他,更没有怪他,乔峰是个十分客观的人,他的特殊身世使他能够设身处地的理解别人尤其是敌人的立场和情感,甚至觉得全冠清的所作所为也在情理之中。

而丐帮中人也没有人会认为他想借此上位。

凭借这一次揭发乔峰的声望还有他的阴谋,丐帮除乔峰以及四大长老外的确没有能与他争锋。

白世镜厉声道:“胡说八道

乔帮主为人处事,光明磊落,他从前既没做过歹事,将来更加不会做。

你只凭一些全无佐证的无稽之言,便煽动人心,意图背叛帮主。

老实说,这些谣言也曾传进我的耳里,我只当他是大放狗屁,老子一拳头便将放屁之人打断了三条肋骨。

偏有这么些胡涂透顶的家伙,听信了你的胡说八道,你说来说去,也不过是这么几句话,快快自行了断吧。”

见白世镜如此激愤,崔建新知道他的确是佩服乔峰的为人,虽然康敏数度勾引他,他也沉迷在康敏的美色之中,但只要涉及乔峰的事情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绝对。

所以,康敏才会选择全冠清。

全冠清见与自己同谋的宋奚陈吴四长老均已就缚,这一仗是输定了,但不能不作最后的挣扎,他在赌他对乔峰的理解,也在赌大家知道这个消息的反应,他大声道:“马副帮主为人所害,我相信是出于乔峰的指使。”

乔峰全身一震,惊道:“什么”

想到自己今天与崔建新再次相见并结义,本是个畅饮的好日子,也正想与崔建新痛饮一番,却不料此次的叛乱竟是如此柳暗花明,山回路转,不由一阵歉意的望向,却见崔建新一直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仿佛他早有心中了然似的,不由想起了,他上一次说自己会相术,心中寻思:这难道是真的

可是他说我父母近日有血光之灾,直到现在也是平安无事啊

乔峰一方面不相信算命这回事,一方面又不会认为崔建新说谎,一时间疑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