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8章 马刀砍出来的盛世(1 / 3)

加入书签

马刀砍出来的盛世

永乐十三年,腊月二十六,应天府。

这是自就藩之后,朱高煦父子俩第一次同时出现在应天府,也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朱高炽和朱高煦这兄弟俩之间的事情可谓是世人皆知,所以,此前人们对朱瞻壑来应天的行为就已经感觉到很惊讶了。

要说这大明,谁不知道朱瞻壑这个儿子才是朱高煦最大的依仗?

而现在,这父子俩一起来京,家里就剩下了个人们眼中不成器的朱瞻圻,这就让人很不理解了。

要是这个时候出点儿什么“意外”,那以前的汉王、现在的吴王一脉就可以说是彻底完犊子了。

但有的时候就是这样,人人都认为的事情不一定会发生,相反,人人都认为不会发生的事情却最有可能发生。

和上次朱高炽去云南一样,这次朱高煦父子俩但凡是出点儿什么意外,那朱高炽也得背上难以承受的骂名。

别犟,以现在朱瞻壑的名望,要是出了点儿什么意外,又被扣到了朱高炽的头上,朱高炽还真不一定能承受的了。

天界寺,大雄宝殿。

交通,这已经是朱瞻壑不知道多少次吐槽的问题了。

“世子殿下还是小心点为好,今日,怕是会有人要找世子殿下的麻烦。”

不过没多久,犍稚和持珠就被他给扔在了一旁。

“前两年也这么多人吗?”朱高煦很是意外地看着儿子,他没想到自己去云南的这段时间,这除夕晚宴变了这么多。

新税制的实行让大明的税收更加清明,再加上官绅一体纳粮了,虽然还没有完全落实到所有地方,但这份收入就已经很多很多了。

没有老和尚在的天界寺,当真是没什么意思。

若是以往,他们怕是早就跳起来了,而有了被杀的鸡,他们这些猴子也安分了下来。

“各国使臣争相朝拜,自发的提升贡礼的数量,在进入应天之后规规矩矩,哪怕是对待寻常百姓也不敢有半分不敬。”

“前两年没有这么多人的,可能是因为郑和回来的缘故吧。”

夏原吉还想继续说呢,一道喊声让他闭上了嘴,然后躬着身退走了。

“我是想来看那个老和尚的笑话的,谁能想到,那个老和尚的行动力这么果决?直接就带着人下去给那群秃驴考试去了!?”

今天是朱高煦父子俩进京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父子俩不行啊,这云南的船都在南掌和暹罗,还有部分在倭国,水路不好走,就只能走陆路。”

果然,夏老抠还是那个夏老抠,能让他如此兴奋的也就只有钱了。

夏原吉并不知道朱瞻壑的腹诽,兴致昂扬地开始给朱高煦解释了起来。

朱高煦闻言,摇头失笑。

“这个问题,可能下官可以为吴王殿下解惑。”

“永乐十三年,乙未科状元,陈循。”金幼孜低声给朱瞻壑解释着。

“世子殿下好久不见。”金幼孜微微欠身,看了看四周,最终将目光定在了一个地方。

郑和连十天都没用的上就回到了应天,而那时候朱瞻壑还没回到云南呢。

给天底下的和尚像士子考科举那样考试?这个想法估计也就只有朱瞻壑能够想得出来了。

“吴王殿下久居云南,可能不太清楚,今年来朝贡的使臣很多,但并非是远洋宝船队归来的原因,因为宝船队今年带回来的使臣并没有上次的多。”

一般来说,那些满脑肥肠的秃驴想的都是怎么收香火钱,怎么放高利贷,对佛经哪有什么见解?

这考试,虽然不能剔除所有的佛门蠹虫,但也能清理个七七八八的,剩下的都是对佛经有一定深度的理解的,这样一来佛门就能好上很多了。

戳刀子这件事,还得是儒家的人最为擅长,他也就是跟着那些曾经想要捅自己刀子的文官学了点儿鸡毛蒜皮罢了。

“我哪里有过什么机会?”

“要说啊,这恶人侄儿都做完了,捕鱼儿海旁边的那座京观还在那儿呢,您就随便杀几个牧民,保证那些顺风倒的瓦拉人立马就会老老实实的退回去。”

不过啊,朱瞻壑这次的格局小了,夏原吉可不是因为这点儿钱而兴奋的。

不过不得不说的是,这还真是个好办法。

“幼孜,见过世子殿下。”

甚至,现在的他经常在幻想,要是朱瞻壑早几年提出新税制的话那该多好?他这个户部尚书也就不至于那么难了。

“永乐九年那次也没有这次热闹啊。”

此前,朱高燧一直以为是老爷子偏心,也认为是自己时运不济,没能遇到瓦剌的军队,不然的话他觉得自己肯定能大杀四方。

“托父皇的福,一切安好。”

“还是三叔您高风亮节,那么好的机会都不要,选择安安静静的去就藩,而不是像侄儿这样四处搅风搅雨。”

坐在蒲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