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2 / 3)

加入书签

那位学生,后来怎么样?”

“泯然众人。”沈昭华如实回答。

“泯然众人”这个词语,正是出自《伤仲永》。

《伤仲永》是北宋文人王安石所作的一篇文章。文章讲述了一位天才神童因为缺乏教育机会,最终沦落为普通人的故事。

江逾白略有耳闻。

一直以来,江逾白的愿望都是打败林知夏。但是,当他听说沈昭华曾经亲眼见证过天才的陨落,他心中涌起不知何故的挣扎。

千万个念头在脑海中逐渐沉淀,最终汇聚成一个迫切的愿望——他希望,林知夏永远是天才,永远能汲取她热爱的知识、探索她喜欢的的领域、追寻她梦寐以求的境界。

他希望她永远开心。

因为惦念着林知夏,江逾白走神了一段时间。

他刚从沈昭华那里听说了一个天才陨落的故事,难免担心起林知夏的安危。

如果将来的某一天,江逾白胜过了林知夏……他一定会不骄不躁,不让林知夏感到愤怒和惶恐。

江逾白一边沉思,一边跟着沈昭华。他们一行人走进了海洋深水实验室的大门。

林知夏开心极了。她绕着沈昭华转了一个圈,兴致勃勃地问道:“沈老师,那个就是海洋深水实验室吗?”

“是的,”沈昭华饱含耐心地解释道,“它能模拟深水海洋的风、浪、潮流,包括飓风和奇异波浪。”

“好厉害!”林知夏夸赞道。

眼前的场景难得一见,林知夏被好奇心驱使,扒住了一扇玻璃窗。她目不转睛地盯着水池。她看见一个关于“深水设备的流体动力性能”的实验正在进行中。

庞大的水池内,广阔的水面被飓风吹出波涛,水浪搅碎了一池灯影。这水池深不见底,四面镶嵌着特制的不锈钢“消波滩”。

这种“消波滩”,能够抵御风浪带来的强烈冲击力。

林知夏看得出神。

朱婵喊了她一声:“林知夏?”

林知夏扭过头,开心地回应她:“姐姐。”

朱婵心头一软,连忙提议:“我带你去看我们的数据采集系统吧。你见过计算机集群吗?就是高性能计算的具体实现。”

林知夏格外雀跃:“好的,姐姐!我知道计算机集群,相关论文我也看过!它的英文名是cster,它能把一个集群内的所有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综合在一起,大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处理效率。”

临走前,林知夏没忘记江逾白。她拽住江逾白的袖子,拖着他一起去了数据采集实验室。

江逾白和林知夏都离开了。

这一间海洋深水实验室里,就只剩下沈昭华、江绍祺、以及林知夏的爸爸。

波涛击岸,拍出沉重的声响,水浪被灯光照出一种质地分层感。实验室的景象变幻莫测,真像是海洋世界的深水区。

江绍祺感叹道:“物理海洋学,了不起。”

沈昭华没有接话。她看向林知夏的父亲:“您好,请问怎么称呼?”

这位父亲显出一丝窘迫:“沈老师你好。我是林知夏的爸爸,我叫林富贵。”

林富贵和妻子在省城闯荡多年,费尽一番功夫,总算扎下根来。可他常有漂泊不定之感。他上有老下有小,理当存钱应急,虽然勉强算个“小生意人”,但他尽量削减了人情往来的开支。

而沈昭华这种顶级大学的知名教授,肩负着自然科学基金的重大项目,竟然专门抽出一整天的时间来招待林富贵和他的女儿,还和他们客客气气地谈话……这让林富贵心生诸多感慨。

沈昭华的时间很宝贵。她没做任何铺垫,开门见山地说:“林先生,你的女儿林知夏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我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去前苏联留学。留学期满,我回国在这所大学里找了一份工。到今天为止,我带过一百多个学生。我的学生里也有天资极高的,也将学问做得很好。但他们九岁的时候,兴许比不上林知夏……”

林富贵面露讶异之色,舌头顿时打了结:“我们家夏夏,确实、确实喜欢读书。”

沈昭华微微颔首:“不止是读书和天资的关系。在我们那个年代,获取信息的途径,比不上今天丰富。信息化的新时代催生了更多的优秀人才。林知夏有她自己的交叉学科体系。她的外语功底扎实,还能理解数学和物理的复杂概念,最难得的是,她的悟性高,心态也好。”

沈昭华毫不吝啬溢美之词,仅仅三言两语,就把林知夏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深水海洋的实验尚未终止。

波涛汹涌,犹如大江翻浪,那水浪湍急无比,高达数丈,凶猛地砸在边缘地带。

水花四处迸溅,仿佛落在了林富贵的身上。他感觉自己的掌心一凉,低声问道:“沈老师具体什么意思呢?我们做父母的,这几年……是不是耽误了夏夏的成长?”

“倒也不是。”沈昭华回答。

她伸出一只手,搭住了一条不锈钢的扶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