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四章(1 / 2)

加入书签

彭晓见百里无忌如此轻慢杜光庭的锦囊,心有不虞,但如今年龄增长了些,又在百里无忌麾下这么些年,再不敢象当年那样顶撞百里无忌,只是劝道:“家师当日原话是让皇上亲拆。。”

“好吧。”百里无忌伸手接过锦囊,打开一看,不过就是一页素笺。

百里无忌心想,我眼下不过是有些事想不明白,你这老道又是锦囊又是素笺的故作神秘,以为我真是愚民?

百里无忌随意地看了一眼素笺的字,发现杜光庭并没有任何规劝或者预测的话语,只是记录了他的一段经历:“杜光庭初收弟子,先后收了两个,一次出门,干粮已尽,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杜光庭行囊里只剩一块饼,可饥饿的人有三个,杜光庭决定自己挨饿不吃,把饼分给两个弟子,可问题出来了,如何分?如果大弟子多分,小弟子有怨言,同为弟子,为何自己吃亏;如果小弟子多分,则大弟子有怨言,长幼有序,先长后幼;如果均分,两个弟子皆有怨言,为何自己不能多分一点。于是,杜光庭决定,整个饼送给了路上的难民,三人一起挨饿,直到看见城池。”素笺最后,杜光庭写道:“天下就如这一张饼,楚王就如老道,而饥饿之人太多,分不够分。不管如何分,都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无法令所有人满意。所以,老道之见,不分。观小友虽有争霸天下之象,但心智不坚,易受惑乱。故,让小徒携锦囊以待。”

百里无忌心中涌起一份感激之意。杜光庭虽然没有完全猜中自己的困惑,但这一份情意,还是令百里无忌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杜光庭虽然没有完全猜中,但确实也有涉及的地方。

百里无忌的困惑在于该不该拿一部分的利益甚至生命去为别的人谋取利益。

就象在城外被牺牲的这一万火枪兵,百里无忌不知道这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虽然这一万人相对于明国。甚至明、周两国而言。只是沧海一粟,但终究是一万条生命。就因为自己的一个计划一种设想,轻易地死去。如果这计划失败,是不是他们的死变得毫无意义?虽然结果是以一万换了六万,但这不代表着在他们死前已经知道这个结果。百里无忌明白自己是看着这一万火枪兵阵亡在自己面前,而自己无能为力,甚至在计划之初就已经决定了他们的结局而引起的心理障碍。但就是无法去除这种打心底里冒出的冷气。

但杜光庭的这张素笺给了百里无忌启示。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能得到天下所有人的赞同,不同的立场有着不同的解释,无论哪方因此得到了更多的利益,肯定有另一个对立方对之深恶痛绝。

所以,做自己想做的,率性而为。过此一生,就足够了。

百里无忌似乎已经想通,他折好素笺,依旧放入锦囊中,然后递给彭晓道:“谢谢令师的锦囊。你要好好保管。也许有一天你会用得上。”

彭晓莫名其妙地接过锦囊,看着百里无忌离去,发现百里无忌的精神气完全不一样了,他知道,这一次,他没有白来。

彭晓走了,柴荣来了。

柴荣奇怪于百里无忌简直就象是换了一个人似的,有种脱胎换骨的味道。

百里无忌看着诧异的柴荣道:“二弟。可要谢谢你那一巴掌。”…

柴荣赶紧请罪道:“荣无礼,还请哥哥见谅。”

百里无忌哈哈一笑道:“若再有这样的事,二弟尽管往我脸上招呼便是。”

柴荣见百里无忌不象是见怪的样子,心中也放下一块大石,这毕竟是一国的颜面,虽然事态紧急,但……终究是有点过了。

百里无忌不欲再纠结此事,岔开话题道:“如今二弟想来不会再担心燕云顶不住辽军全力一击了吧?”

柴荣有些赫然,来迁州之前,他还真有些忐忑,甚至今天之前,他依然怀疑火枪火炮能不能真得如它们的模样那般震慑人。

但今天一战之后,他心中再无任何怀疑,不仅仅是对军械,而是对百里无忌的谋略有了更深钦佩。

“哥哥雄韬伟略,荣深感佩服。”

百里无忌朗声笑道:“如今为难之处在于,如何引耶律璟全军出动。夜长梦多,拖不得啊。如此一次上天给的好机会,错过之后,百年难得一回了。”

柴荣这时已经明白了百里无忌的图谋,自然同意他的说法,“哥哥勿须担心,耶律璟摒弃朝廷各种异议,孤注一掷到燕云之地,如果不出意外,他是绝对不会轻易罢兵的,否则,他无法在朝堂上自圆其说。”

百里无忌点头表示赞同,说道:“二弟所言极是,我只是怕今天在西城墙歼灭六万辽军,会不会把他给吓住了?”

柴荣思索了一会道:“荣以为不会。耶律璟虽然传言残暴,但没有传言他愚蠢,能亲自率军将你我逼到这份上的辽国皇帝绝不会愚蠢。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耶律璟应该能想明白,为什么火枪兵不主动进攻,歼灭他的大军,非要用自己生命为代价,引辽军前来。”

百里无忌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柴荣,这不愧是一代名主,同盟之时还不忘记来寻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