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第113(1 / 3)

加入书签

梁宝珍坐在凳子上顺道跟他们聊聊生意经,毕竟这年头敢在这个点儿开始做生意的都是有些远见的。

一问才知道,原来三人都是下乡返城的知青,这几年知青陆续返城,城里原本就紧张的工作岗位更是捉襟见肘,大量青壮年待业在家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是个问题,街道办干脆大力支持知青们走出去做生意。

这青年茶社就是这样办起来的。

“你们生意怎么样啊?”

为首的青年姓房,他扯着脖子上的毛巾擦擦汗,见梁宝珍付钱痛快,不像其他人买碗茶要瞻前顾后半天觉得这是个爽快人,干脆也就和她交流起来,“前两天生意一般,毕竟刚在这儿摆摊,大伙儿也不了解,总觉得我们要被抓走,今天天气热起来,生意好了不少,我们这是小本生意,赚得不多,就图个走量。”

他说完话扫一眼这年轻女同志身后放着的冰棍车,有些疑惑,“你这是卖冰棍的?”

梁宝珍也没藏着掖着,“是,我也准备卖东西,就卖冰棍。”

听到这话,房同志立时有些高看这个年轻女同志,没想到她也是能豁出去在街边摆摊儿卖东西的,毕竟自己家里人听说这事儿就不同意,觉得丢面儿。

房天照家里是工人家庭,可惜人口太多,工作也安排不过来,他一个大男人回城后找不到工作,就连扫大街的工作都抢手得很,没法子,只能出来做生意试试看,家里人好几个国营厂工人,自然看不上在街边摆摊的做法。

但是现在赚了些钱,房天照可不后悔。

“冰棍也不错,这天气热,应该好卖。”

两人说着话,倒是有些志同道合,梁宝珍喝完大碗茶又带着小伟小雅往食品厂去,沿途还有一家卖炒货的,瓜子花生那些,生意似乎一般,比不上卖大碗茶的。

她也过去买了半斤,顺便跟人聊聊,这是两口子自己炒的瓜子,他们手艺好,这回听说政策松动悄摸观察一阵才出来摆摊。

大概了解了街上情况,梁宝珍带着小伟小雅到了食品厂门口,找门外大爷登记,这才往里走去找上回给名额的小张。“小伟力气够不够?待会儿要推着冰棍车走还是重哦。”

许盛伟举起手,展示着自己的肌肉,“嫂子,你看,我也就比大哥差一点儿。”

大哥去南边了,许盛伟觉得自己是家里唯一一个男人,必须担起责任,什么脏话累活肯定都得自己干,推冰棍车算什么,一点儿问题没有。

小雅戳戳二哥的肌肉,觉得他真的壮了不少。

“张干事,你好,我来批发冰棍的。”

小张认得梁宝珍,是第一个主动来厂里要批发名额的,关键还是个女同志,不得不让他印象深刻,“你看看想批发哪些冰棍,我们种类多,价钱也都不一样。”

“都有哪些啊?”

梁宝珍大概知道一些种类,可也不全。

“最便宜的是水果味冰棍,像这几种香蕉啊,橘子的,批发价一分五厘,外头零售价是三分钱,贵一点儿的红果的小豆的,伊拉克枣的批发两分,零售卖四分,奶油和牛奶冰棍还要再贵些,批发价两分五厘,卖五分钱,最贵的是这两种,巧克力和咖啡味冰棍批发都要五分钱,零售得一毛,双棒的批发七分,零售价一毛五。”

许盛伟和许盛雅在旁边听着张干事报雪糕名儿都馋了,仿佛嘴里已经闻到了味道,那凉悠悠的感觉。

“你看你想批发什么的?”

“你们哪几种卖得最好啊?”梁宝珍自己有观察过,其实大家不太舍得花钱买太贵的冰棍,比如双棒冰棍,一毛五一支,快能买二两猪肉呢,自然还是得便宜解暑的行情好,不过再打听打听人食品厂的情况没毛病。

小张也不藏着掖着,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秘密,“水果味儿的和小豆红果的都卖得不错。”

“卖价三分、四分、五分的都各要三十根,一共二百一十根。”

听到嫂子一口气要买二百一十冰棍,许盛伟和许盛雅吓得眼睛都瞪大了,这会不会太多了?要是一个人每天吃两根,得吃多久啊?

“一共三百五十根冰棍,批发价一共四块二毛钱。”

“行,麻烦再给我们拿三根双棒吧,也算批发价吧。”梁宝珍不打算进这个最贵的去卖,但是自家人尝尝还是可以。

“行,那就是四块四毛一。”

张干事带着他们洗了手再搬运冰棍到冰棍车里,一下子就占了一大半位置。

“谢谢张干事啊。”

“你们慢点儿走。”

小张看着三人推着冰棍车离开,这外头红火大太阳的,还要去街边做生意,看着还是挺心酸呢,还是自己工作好啊,至少能在室内,经常还能到冰柜这里感受感受凉意。

梁宝珍可没觉得自己可怜,这是两百多根冰棍吗?这是钱啊!

第一天试水,她没进太多,先看看卖得怎么样,还有什么冰棍好卖。

三人一路走一路舔着双棒冰棍,北冰洋双棒冰棍就是两根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