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第111(1 / 3)

加入书签

=

今年过年早,一月底就迎来了除夕夜。

许家添了一口人,现在家里已经六口人了。吃年夜饭的时候,周云想起大前年除夕夜的时候,这小小一个家里只有三个人,自己带着小伟小雅一块儿过,当时小杰还没退伍回来。

三个人过年难免有些凄凉,尤其是见着旁边邻居都是一家子整整齐齐的,现在看看在烤火守岁的一大家人,自家也热热闹闹的了。

许盛杰抱着闺女在玩儿,梁宝珍和许盛雅说着悄悄话,小姑娘慢慢大了,有些话还只爱跟嫂子说,旁人不能听的,小伟正在翻炉子边的烤红薯。

“奶奶,烤红薯好了,这个最大最甜的给你。”

烤红薯是冬日里头最让人垂涎的食物,一口下去,烤得软软的金黄红薯肉直暖到胃里。

一人一个烤红薯,也给守岁的时光添上一丝暖意。

“珊珊也要吃啊?”许盛杰咬着红薯,见闺女已经急吼吼站起来,在自己大腿上踩着伸手想拿红薯。

她直勾勾盯着,眼睛都不带眨的。

“珊珊还是别吃,一会儿不消化。”梁宝珍在旁边坐着看一眼,担心孩子爸心软。

“听到没有,妈妈说不能吃的。”许盛杰两口把剩下的红薯吃完,红薯皮扔进垃圾筐里,变戏法似的给珊珊看,“没有红薯了。”

珊珊不相信呀,刚刚明明还有的,她捧着爸爸的手仔细琢磨,看着看着头也越来越低,恨不得钻进爸爸的掌心,一抬头又用无辜的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爸爸。

小嘴一噘,眉头皱着,可委屈了。

“再等等啊,等珊珊长大了爸爸给你烤红薯,想吃多少我们就吃多少啊。”

“ba~ba~”也不知道珊珊听没听懂,不过嘴里又发着叫爸爸的音,哄得许盛杰眉开眼笑。

梁宝珍凑过去,把闺女抱到自己腿上站着,“叫声妈妈听听呢。”

最近几个月,珊珊听多了爸爸妈妈,也能跟着发出这些音,不过珊珊笨笨的,她必须得爸爸妈妈,妈妈爸爸交替着说,兴许是大伙儿经常教她都是这么两个称呼挨着说,她听多了也形成了深刻的记忆。

“a~a~”

“我的乖宝哎。”小奶娃奶声奶气地多好听啊,梁宝珍亲亲她软乎乎的胖脸蛋,“明天咱们穿衣裳啊,姥姥给你做的小棉袄,上头还有碎花。”

“fafa!”

作者有话说:

珊珊:全国叠词词推广大使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可爱:zoe月亮不营业3瓶;沐你个大辰辰吖1瓶;栀夏1瓶;

◎一更◎

新学期开学,梁宝珍和徐舒萍又碰了面,不过这次寒假的时候徐舒萍和梁宝军似乎见了两次面,梁宝珍知道徐舒萍父母不希望闺女和以前当知青认识的朋友来往,因此二人是偷偷见面的。

不过二人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了,梁宝珍没问,从徐舒萍的笑容中感觉应该进展不错。

清早,中文系的学生们各自朗读着课文,等待老师来上课。

现代汉语课的老师是一名四十多岁的女老师,带着一副宽边黑色眼镜,讲起课来生动有趣,不过老师很爱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互动,有时候,一节课能点二十多人来回答问题。

和她教学风格完全相反的是教语言学概论的男老师,今年五十多岁,头发掉了一大半,前头光秃秃的,每回教室顶上的电灯泡发出的光打在上头,都带着些朦胧意境的亮晶晶感。

班里有男同学私下给人起了外号——卤蛋。

不过这个行为被班长知道后进行了严厉批评,至少梁宝珍没再听说过,当然,也有人说,他们男生宿舍私下里还有人再说。

男老师上课喜欢闷头讲自己的,就连一点眼神交流都吝啬于给学生们,经常听得大家犯困,只有下课铃响时才最让人清醒。

梁宝珍最喜欢学校里的图书馆,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图书馆,琳琅满目的书籍分门别类放好,没课的时候,梁宝珍喜欢泡在图书馆,有时候也去徐舒萍宿舍蹭个床睡午觉。

徐舒萍住在女生宿舍三栋四楼五号房,六人间宿舍,都是中文系学生,不过有两人是一班的,大家经常一起上大课,关系倒也挺好,她们都戏称梁宝珍是四零五宿舍第七人。

每天上学放学骑自行车,梁宝珍骑车技术已经越来越好,星期六下午没课,大伙儿散得早,梁宝珍也没回家,而是先去了一趟食品厂附近。

现在已经在提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默许私人买卖,梁宝珍想起书里写过的一些先动起来的个体户,就是在这个档口发家致富的。

卖早饭包子馒头卖卤菜卖瓜子花生应有尽有,其中还有卖冰棍的。

卖冰棍比其他方便也简单,至少没有太大的技术和劳力成本,不过这个只能卖一季,夏天的时候生意好,肯定不能算个长久生意。

当然,用来试试水也是不错的。

现在市里冰棍售卖处全是食品厂定点设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