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欲仙_130(1 / 3)

加入书签

天微真人将炼制好的两界纱拼合成形,放入星斗炼形阵中,漫天星斗之力落下,化作丝丝银线将薄纱边缘缝合。两界纱上又蒙上一层朦胧星光,时而有一点微光亮起,铺在阵中时又有茫茫星空似的幽远苍凉。

天微道君将两界纱卷起,含笑托在手中:“此纱已被我用星力加固,众位道友,择日不如撞日,我等就试一试这法宝威能吧?”

天微道君早已备下了云辇,上头挂着宫灯玉铃,前后有弟子开路,还殷殷请众人同乘。罗浮也备下了飞舟,虽然不如云辇华丽,但胜在更大得多,盛得下这些道君和同来的心爱弟子们。

五位道君一同驾临东海,其威压令千里海波为之平定,海上妖类更是不敢露头,稍稍有些灵智、能感知上位者威压的灵兽都缩在巢穴之中不敢出来见人。

玄阙拉着乐令步下飞舟,立在空中观望。华阳道君取出一枚玉符捏碎,海里便浮起一名神色清淡、气度徐苏的青衣少年,手中横捧长剑,向着他俯首行礼:“见过掌门,见过各位道君。我罗浮已圈下死气污染的海域所在,请各位道君随我来。”

那少年的样貌身形都有些眼熟,脸色是一种更为熟悉的惨白,乐令还想细看看,华阳道君就将那少年拉到了身旁介绍道:“这是我派前任掌门景虚的弟子池煦,这些年一直负责守着这片海域,斩杀了不少从那洞天中潜出的鬼物。将来六州平定,这孩子历练也足了,老朽还要为他授掌门之职,愿各位道友也来罗浮做个见证。”

他脸上那面具虽然能瞒过阳神以下修士,在道君面前却如无物,那三位修士虽不知池煦为什么要戴面具见人,却都只作不知,夸赞了他几句少年有为。唯有玄阙一早知道了他的身份,只淡淡笑了笑,在乐令头顶轻轻吻了一下。

乐令也有些脸红——他倒不能理解玄阙吃醋的心理,只是为自己亲手给池煦找了面具,结果忘了那面具长什么样,以致见面竟认不出人来这尴尬状况感到羞惭。想他一个堂堂元神真人,理当过目不忘,怎么偏偏见到池煦时就认不出来……

在封印东海洞天的正事之前,这点小事自然无足轻重。玄阙这回倒是舍得把他留在身后,与天微道人带来的那群弟子一同在海边等候,且因为他那元神真人的身份,还要担负起照顾晚辈的责任。

海水被从中分开,露出一片光秃秃的砂石海路,其中纵横生着珊瑚等物,还有许多未随海水分开的鱼类落在砂间,奄奄一息地跃动着,却是可见其身上都带着一丝淡淡阴气,不像正经活物。玄阙踩着雪白浪花走到海中,被海风吹得衣袂飘飘,直叫人移不开视线。

他特意选了面向乐令的位置,也没被哪位道君挡住,俊美的容貌在海边上也是一览无余,就连纤长优美的十指在空中翻飞结印的样子都清清楚楚落在乐令眼中,直印到了他心底。

乐令耳中回荡着重重叠叠的波涛声,视线被那张如极光般眩烂,又如苍天般悠远的两界纱占据。他看着玄阙施法将其撑开,然后罩在那片海上,连同洞天口上翻涌的死气一同包裹压制,渐渐缩小……

耳边忽然传来一声不大却清晰的“乐师弟”,他呆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转头看向那清秀陌生的面容,然后听到池煦的声音,像许多年前一样温柔自然地说道:“那些日子多谢你了。”

池煦的身形站得笔挺,抚着脸上的面具,目中一片真挚谢意:“亏得有这面具,我才能顺利回到罗浮,这些年也才能安心在东海这里居住。”他虽在笑着,神色中却带了一丝遗憾:“可惜这面具叫华阳道君重炼过一回,和你送我时的样子不大像了。”

乐令倒是有些惊讶,不知他怎么认出的自己。池煦似乎能看出他的疑问,主动答道:“你的相貌虽然变了些个,别的地方还是和从前一样,我才离开你几年,怎么能认错。”

130

130、

亏得这世上只有一个池煦,不然罗浮认得他的人就都要上来报仇了,师尊的大计怕也要被他拖累了。乐令暗叹一声侥幸,点头应道:“可不是,方才险些没认出师兄来。好在今日此间事了,你也就不必像浮萍一样在外飘荡,可以重归罗浮甚至登上掌门之位了。”

池煦目光有些黯淡,只轻轻点了点头:“我天份不足,远不及师弟与湛墨。只可惜……”

乐令知道他在叹什么,也轻叹了一声,倒退两步:“我前世就是被师尊一手养大,在幽藏宗也受尽优容,这一世为了报前仇而进入罗浮已是大不孝,又岂能为了这些背弃本门之恩。”

何况池煦的天份已算得上是惊人了,这才百十年不见,竟已将元神移至了上宫,只待哪一天阳神闯出头顶镇宫,就能再上一层,成为阳神真君了。

两人都有些沉默,乐令便将头转回玄阙那边,专心看着数里外海底那已经缩小到亩许大小的两界纱。那纱收得越小,上头的光芒就越是璀璨夺目,亮得几乎要夺天上日光之色,乐令还要眯着眼看,才能滤过那强烈的彩光,看到后头专心控制法宝的玄阙。

五位道君的动作一致、气息交融,施加在两界纱上的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