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1 / 2)

加入书签

里面的安学民更是大表忠心,“对,我家小五棒棒哒,爸爸都听小五的。”

众人:……这一家子要逼死人了。

安静了一会儿,江知青开口了,“咳咳,那个……咏兰啊,你是北京人,消息更灵通,恢复高考一事你是不是事先就知道了?”

李咏兰的眼睛微眯,来了,总算是进入正题。

“刚刚知道,怎么?你们谁提前知道消息了?怎么不给我送个信?我也好提前准备。”

江知青一伙人其实是来打探消息的,“你也要高考?”

他们一听到这消息都心动了,高考是他们唯一能离开这个岛,回到城里的机会。

但,书本都扔下十几年了,还能重新捡起来吗?

“嗯。”

江知青兴奋的大叫,“那太好了,我们打算一起复习,相互帮忙共同进步,你也一起来吧。”

李咏兰根本不想跟这帮人有所联系,“不用了,我喜欢清静。”

自从那件事后,她就跟这些人彻底断了来往,悄无声息的嫁给安学民,从那个圈子消失。

她毫不犹豫的拒绝让知青们的脸色不好看,江知青赔着笑脸,“咏兰,你能不能托北京的亲戚朋友多买点参考书?给我们分点,我们给钱的,这边太偏僻,都买不到什么好的。”

李咏兰微微摇头,不想将事情揽在身上,吃力不讨好,“这些年都没有联系了,你们可以出岛一趟,去申城看看,应该能买到想要的参考书,时间宝贵,要抢在别人前面,免得都被抢光了。”

知青都能高考,但能不能考上,是另外一回事了。

姜知青的目光带上一丝审视,“你不去?”

李咏兰微微一笑,很是自信,“我底子还行,年年考班级第一,参考书就算了,你们自便,我家还有点事。”

安忆情直摇头,这些好好笑,明明是为了参考书而来,却七拐八弯的绕圈子。

还整的想帮李咏兰一把,一副释放善意的模样,太假了。

要是开门见山直接说出来意,李咏兰未必小气到不肯帮忙。

姜知青眼神闪烁,“咏兰,你爸有消息吗?是不是要平fan了?”

李咏兰心里一紧,她听到了什么风声?“不清楚这些。”

姜知青根本不信,试探的爆了个料,“对了,姓吴的狗东西被撤职了,还被拷上手kao带走了,据说要判很多年。”

李咏兰一脸的震惊,随即很激动的点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算等到这么一天了,真好。”

一群人愣是看不出她的真实想法,想跟她借机恢复交情,也无从着手。

最后,只能灰溜溜的走了。

等他们一走,安学民终于能出来了,担心的看着妻子,“咏兰,你还好吗?”

李咏兰不是嫌他上不了台面,而是怕他被人套话。

他太憨厚了。

“我没事,看到大家过的不好,我就高兴了。”

安忆情忍不住偷笑,原来你是这样的妈妈。

接下去的日子,李咏兰什么都不干,天天复习功课,从早到晚都在学习。

饭菜都是安东海兄弟几人做的,也是安东海带着弟妹们上下学。

校办厂的业务越来越好,安学民忙的团团转,东奔西走,不到深夜都不着家。

不过,收获是巨大的,一个月的利润很可观,校长表示很满意。

安学民跑遍整个岛,大大小小的单位都跑遍了,拉来了很多单子,也在不断的成长中。

高考如期而至,李咏兰悄悄的去了县城参加高考,她很低调,没有声张。

考完回来,除了安家人外,没人知道。

安学民问她考的怎么样,她很有信心的说,估计会被第一志愿录取。

她填的几个学校都是申城的,第一志愿是申城的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

北京虽然是她从小生活的地方,但申城的学校也不差,离向阳岛也不远,一天就能来回。

安家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所以,当邮递员将大学录取书送过来时,全村都轰动了。

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居然是一个已婚女人,还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堪称传奇。

虽然有人说酸话,觉得她不本份,心太野。

但大部分的人都抱着祝福的心态,上门祝贺李咏兰考上申城的大学。

申城师范大学啊,出来就是城镇户口,是铁饭碗,说不定还能留在申城当老师,将孩子们都带出去呢。

安老头是心情最复杂的,都不敢相信,甚至想阻止李咏兰去上大学。

但没用,安学民不听他的。

不管他说了多少危言耸听的话,安学民都坚持让妻子去读书,这是答应岳父的事情,必须做到。

他可不希望三年后,岳父将妻女带走。

安学民还特意打听了一下知青高考的情况,考上的不多,上次来的几个都没有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