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十五、神的标语-《星辰往事》(2 / 3)

加入书签

糟。”

“登陆以后我一共就看了没几分钟,就被封锁了,也没保存下来。现在还记不太清了……印象都有点模糊,当时被吓坏了……”曾丽说。

“没事,想起多少先说多少。”

“张群健,2005年出生于浙江舟山,浙大毕业,后来在哈佛商学院进修,加入新加坡籍,从事证券期货贸易后发家。除了出生证明几乎没有国内就医记录,没有前科。那栋建筑的邮政编号对应的是一幢普通二层别墅,但是照片损坏无法显示。”

“他本人的照片能显示吗?”

“能。”

“哦,对,王喜上和徐审诚当时也确认过了。等等,他是哪一年去的哈佛?本科毕业后去的吗?”

“记不清了。”

“他在警务系统中的相关档案全部被调走了,没有任何备份。他的家人呢,什么情况?”

“这个,也没什么印象了。”

“你觉得像是伪造的身份吗?”

“只能说有点模糊,但不像是伪造的吧,可能他本人就是喜欢低调。具体的我现在实在想不起来了……哎,对,有点奇怪的是他的病史,因为很少项记录所以挺明显的。

“上面有一条写着八个字——好像是【天降大德,万象和光】!……难道我眼花了?”曾丽疑惑道。

陈晟的手机震动起来,他扶起她,“……什么?病史……哪几个字?古文吗?我先出去接个电话。”

“谁的?”

“小贺。算了,还是在这接吧。”陈晟挂断电话,调低音响,打开某个特别的应用,进行语音加密。

“听得到吗?”

“听得到。抱歉刚才没加密。”对方说道。

“查到什么了?”

“事发一天前,全村人就全都被疏散了。现在问不出有什么蹊跷事,大家都不太想开口。”

陈晟自言自语:“全村啊。”

“晟哥,别查了,不只是cia,听我舅的意思,好像军方也参与了。”电话另一头的贺商希劝道。

“我知道了,不查了,我能查出个什么来?

“……不过等明天早上见个面,你把王喜上和徐审诚审讯的过程再跟我讲一遍。”

曾丽急得要哭出来,用力拽陈晟的袖子。

“我只是想了解一下情况。”陈晟补了一句。

steditor_kg2』

……

此时,集体视频会议中,十六人组内部分成了两派。

在绝大部分人都同意——短期内难以解决该“副作用”的情况下,以王惠成和童秩迪为首的大部分研究员提议立即召回部分机器,给外界一个交代;以方岐为首的少部分人反对召回,因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显然是算法缺陷或者系统性问题,而非硬件设备故障。周若眉没有明确表态。

方岐强调,在二月份的时候就有类似的报告,但数量很少,直到几个月后才规模性爆发,很可能是算法不足造成误诊误疗的长期累积。而所有已售出的批号都有在库样品,就算要硬件检修也不必召回,那样只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恐慌和舆论压力。现在最好以“可控的副作用”为名,继续压低问题的影响,等待研究区尽快排查出具体原因。

童秩迪认为,公司应立即做出明确反应,召回只是为了表现出为消费者着想的姿态、表达对患者的关切,体现我们的服务质量。并且在对于人身健康方面,再谨慎也不为过,对于未召回的机器也应该调整设备功率,建议使用者暂时减少使用时间。

方岐说:“我明白你对‘四·一九事件’的愧疚,但那不是你的错,那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责任。你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大家都有目共睹……”

童秩迪眯着眼睛笑道:“哈哈哈哈,我知道我在做什么,我也知道我做得很好,不需要你的夸奖。”

方岐怔住。

童秩迪说:“万一出了死亡事故怎么办?你负得了责吗?整个项目会毁于一旦!什么我的责任、共同的责任,说说就行了吗?谁都担不起来。”

方岐回答:“这次的情况和“四·一九”完全不同,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没有当时那么严重,你不要过分紧张。大家需要走出那段阴影,正视我们现在的问题,你应该带领你的组员集中精力排查到底有没有系统性故障。”

童秩迪回应:“我当然会去排查,不用你特意告诉我该做什么。你也赶紧回去检查检查你的探针……”童秩迪憋了一会儿又说:“别忘了四·一九事故的时候,那两个人在猝死之前,所有工作人员都没有察觉到异常。这才是这个东西最可怕的地方!”

方岐说:“难道飞机就不危险吗?难道核能、无人汽车就不危险吗?这正是我们要做的。”

最终经过审查委员会审议,基本采纳了方岐的建议,决定暂时不召回机器,派遣售后维护人员至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家中检修维护。之后对公众的解释是,经过调查,大多数受访者存在用时过长、操作不规范等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