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1 / 2)

加入书签

本来还以为要等到小姑娘25岁,没想到22岁就愿意了,简直就是惊喜!

陈弄墨压着笑意,故作矜持的抬了抬下巴:“总不能真叫你老来得子吧?那不得被大哥笑死。”

得到了确定的答复,邵铮欢喜得想抱着人亲吻、转圈圈。

但碍事的家伙太多了,最终他听见自己用极喜悦的声音郑重道:“那你可要守信用。”

一夜秋风来, 又到了万物丰收的季节。

陈弄墨带上草帽,套上长袖衬衫,跨上水壶,骑着二八大杠往村里出发。

现在是77年9月中, 依旧是集体公有制, 农忙任务还是由村干部按劳分配。

农民抢收是最辛苦的, 每年这种时候,不管陈弄墨如何给家人食补,他们依旧会黑瘦上一大圈。

陈弄墨依旧不被允许下地, 每天只要收拾家务,料理三餐。

但大热的天, 担心家人们吃不消, 总要骑自行车给送凉水或者切好的瓜果等物。

这天同样如此,她骑着自行车, 歪歪扭扭穿过金色麦地,边与村民们热情打招呼,边在人群中寻找秋华妈妈跟宗爸爸的身影时,耳边就传来了熟悉的大嗓门:

“老六, 我们在这里。”

陈弄墨顺着声音瞧过去,那在大片金黄色之中, 跳跃着挥手的可不正是四哥。

是了, 农忙时节, 四哥回来帮忙了。

至于五哥,3年前的7月份,以内推考试程都没有。

当然,也不是非要在今年结婚,只是觉得结不结的,都得跟家里说一下,他们做长辈的好准备起来。

“放心吧,年底之前肯定会结的。”主要是两个月前,邵铮哥被调职回了j市,到了新的单位,一切都得重新摸索、适应,这会儿结婚太过匆忙。

再加上,她打算考j市外国语学校读大学,读书结婚正好能一起。

倒不是她不重视,主要是这些年坐车坐怕了。

想到这三年去738部队,跟n市的坦克师部队坐车的经历,她就觉得头皮发麻

说来,三年时间即短又长,家人也是各有经历。

父亲陈德茂去年九月份升到了司令员。

当然,司令员与司令员也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直白些说,如果军衔制没有取消,正大军区的邵司令员是上将,那陈德茂司令员就是少将。

大哥虽还是团长,但听对象说,738部队的陈旅明年年初就要调职,组织内部已经定了大哥陈武闻作接班人。

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大哥会在36岁这一年,晋升到旅级。

在整个国内,并不算独一份的优秀,毕竟近代历史上,还有29岁坐到旅长职位的。

但也算是凤毛麟角的存在了。

至于二哥三哥,这两年陆续拿到了军校的推荐名额,念了大学。

四哥五哥依旧在卞家学习,但陈弄墨知道,下个月,恢复高考的消息就会铺天盖地的袭来。

那时候,才是他们三兄妹的机会。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今年能结就好,就是不知道老三什么时候结婚,算起来他跟云春也处三四年了,可别黄了才好。”这几年,在外当兵的三个儿子每个人只回家一次。

老三陈怀是前年带着云春回来的,两人之前在j市已经订了婚,回来山顺村后又办了一场。

本来还以为俩孩子会很快结婚,不想计划赶不上变化,陈怀进入军校读书后,婚事就放了下来。

曹秋华还挺喜欢云春那姑娘的,真怕时间久了,人家不愿意等老三那憨货。

陈弄墨想起半个月前跟三嫂通的电话,笑说:“您放心吧,他们的感情好着呢,上次三嫂跟我提过一嘴,说是等三哥毕业就结婚。”

“什么时候说的?你怎么没告诉我?”曹秋华立马欢喜问,老三明年就能毕业了,也就是说还有八九个月的时间?

“就是聊天的时候随口带到一句,忘记跟您说了。”

“哎!也没事,只要两个孩子没有闹别扭就好,那我可得好好准备准备了,这时间啊,过的太快了”

陈弄墨又陪着家人聊了一会儿,等他们将壶里的西瓜汁全都喝完了,她才起身拍拍pi股上的草屑,准备离开。

“秋华,你也跟闺女回去。”陈宗拎着镰刀,戴上草帽往麦地里走去,见到妻子打算跟着下来,立马皱眉阻止。

陈君也劝:“是啊,妈,也没多少了,您回去歇着,咱们把您那份收拾了,大家也不会说什么的。”

曹秋华望着剩下不到五分地的面积,只迟疑了几秒,便答应了下来:“那行,我就先回去,刚好时间够,晚上炖些下饭的好菜。”

说着,她将手上的镰刀递给丈夫,这些农具下工后,都得交到记分员那边。

陈君点菜:“我想吃酸菜大骨棒,做的辣一些。”

曹秋华从闺女手中接过自行车,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