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2 / 3)

加入书签

对是最高的,所以各店参会人员绕着每一个空间在看。

这次轮到钱秀君紧张,一直抓着苏婷手臂,苏婷安慰她:“你连生日会都主持过,今天人少很多,不怕的。”

哪里是人多人少的问题,谁怕的都是那一个而已,果然迟些时候会议开始,心大的最先被批。

这回是章雪扬直接点人汇报,增城店因为营收下降被盯住问:“所以你们分析一堆,数据带指标,指标往回推一推,谁都没发现退菜率有问题?”再问:“退菜率关联什么?”

他两连问,会议室很安静,苏婷和钱秀君对看了下,拿只笔,低头装在记东西。

听增城店长回复几句,章雪扬低头翻资料:“报损低了不少?”

“是的,有管控一下,之前的太高了。”增城店长回答。

章雪扬笔尖顿在那一项:“数字很漂亮,成本管理也很重要,但口碑必须走在最前面,而不是晕头虾做椒盐,僵尸蟹做煲,用重料掩盖食材不新鲜。”章记主打的就是海鲜,别说老饕,稍微懂吃的顾客都吃得出来:“该报损的就要报损,你拿这点去补成本,这种行为很短视。”

他像有内探,说得增城店长不得不点头:“好的雪扬总,我们回头就改。”

开头一训,后面同样跑不了,虽然没上次那么低气压,但但该说的一项不少。

苏婷发现他真的很敏锐,也有谜一样的精力,明明要管的事很多,供应链电商新店,怎么看都理不过来,而且他虽然经常在老店,但日常事务过问很少,更别说其它店了,应该去都很少去,但到这种时候总能发挥惊人的洞察力,几乎一扫就能看出关键,然后指出问题。

所以会议室里的紧张气氛,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的威压。

等终于轮到老店,头一个就是重开早市的安排:“既然点心师傅已经回来,为什么开市还推这么迟?”

戴玉兰说:“主要是人手不够……”除了服务人员,还要找一批茶妹,开台卡的咨客也倒不过来。

“哪里不缺人?”管理就是苦差事,找借口不如想方法:“上回校招结果怎么样?”章雪扬问:“人什么时候到位?”

“可能最早都要二月份?”戴玉兰看眼苏婷,向她确认。

“所以这批人是用不上的?”章雪扬也看苏婷。

苏婷连忙站起来:“我回头再联系一下,看能不能先以寒假工的方式请一批过来。”职校学制短,还有上届毕业生换工作的,学校应该也有渠道联系。

章雪扬望她一会,收回视线:“菜单定得怎么样?”

“差不多能定下,回头安排一次试菜,都通过就能印了。”

他们继续说他们的,苏婷见没自己事,松一口气,摸着椅子坐下了。

会议继续,等所有店都汇报过后,照旧商量一些别的议程,比如每年都有的旅游。

之前各店单独弄,大都是到旁边的佛山中山看看,毕竟所有员工一起的,走太远不现实,但今年准备弄个出省游,各店联合一下,除了店长还有年度优秀管理和员工也能去,算额外福利。

谈好哪些人参加,又要谈去哪里,有人提议说:“深圳到三亚的邮轮可以坐一坐,中途还能下船玩,到三亚也能过岛。”

章雪扬似乎不感兴趣:“这个你们自己商量,少数服从多数。”

他不参加更好,没有压倒性的意见,其他人讨论得更热烈,等最后初步定好方案,会议才终于结束。

过后还是聚餐,这回选的是白云一间餐厅,门口写着一排小字:岭南味,广州品。

装修很高档,说是章雪扬朋友开的店,来尝出品,也是学服务的。

他们被安排在最大的包间,背景墙是一副山水图,上来的菜摆盘也很有意境,比如用鱼蓉雕成的牡丹花,还有鸡汤浸响螺,上桌前再淋一点单枞茶汤,几片绿绿的芽叶点缀,看起来很素但吃起来很鲜,有多重滋味。

还有主厨现场烹饪并讲解,苏婷听到一句行话,叫粤菜有传统无正宗,广州是千年商都,粤菜有西洋基因也融会各地菜系的做法,是最开放和包容的菜系,所以一直有创新。

而除了精致摆盘,也有接地气的菜式,比如在陶土锅里啫着的猪肠粉,下面垫的是排骨,猪肠粉白胖胖的,粉很滑很弹,表皮有油焦味,排骨一咬就离骨,吃起来不费劲。

“这里好像是做私厨的,不接生客。”钱秀君打量着周围,找到一个光影很好的位置拉苏婷拍照。

苏婷跟她拍完一张出去接了家里电话,说表姐下个月底结婚,叫她准备回家喝喜酒。

“知道了,我会调好休的。”接完电话苏婷走回包间,里面已经喝得都在乱蹿,章雪扬不知道什么时候坐到她旁边位置,手臂搭在她椅子上,不是平常那种很难被人撼动的形象,而是松懈的,手指抓着椅子边缘。

苏婷站在门口,一下过去也不是,不过去也不对,好在戴玉兰看见她:“阿婷。”招手叫她过去。

“兰姐。”苏婷走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