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2 / 4)

加入书签

将士们面前立了誓, 之后便让京中的母亲照顾赵容萱, 还时常亲自上门探望,陪赵容萱度过了最难熬的日子。

薛驰与赵容萱都是十几岁的年纪,情窦初开,难免生出爱慕之心。原本赵容萱小心隐藏, 自知一介孤女配不上前途无量的薛驰, 但薛驰一次次表明心迹, 薛母也亲自拉着赵容萱的手让她不要怕,她终于敞开心扉接受了薛驰。

两人订亲后, 薛驰对赵容萱极好,让赵容萱忐忑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一心等待嫁给薛驰后相夫教子。然而就在他们成亲前夕,边疆突发战乱,薛驰临危受命,必须立即赶赴边疆。

婚事就这样耽搁下来,战事不知要打多久,有些人家就是因为男方上战场,女方直接退婚,毕竟女子的年纪拖不得。薛驰临走时也很担心,认真地对赵容萱说:“我一定活着回来,让你高高兴兴地做新娘子,一辈子对你好,等我!”

赵容萱从来没想过会背弃他们的婚约,当即更认真地承诺道:“君若不离,我必不弃,无论多久,我都等你,见不到你的面,我永生不嫁!”

赵容萱给出了最好的定心丸,相当于承诺非薛驰不嫁,若薛驰战死,她就为他守一世。赵容萱此举就是为了让薛驰在战场上能安心打仗,平安归来。

谁知三年过去,赵容萱已经等到二十岁,过了大梁朝女子最好的年纪,却等来薛驰带着一女子归来!

赵容萱与京城百姓在城门口相迎时,看到薛驰骑着高头大马,护在马车中女子的身边,在女子掀开车帘询问什么的时候,还弯腰笑颜相对。那一刻,她的心都凉了。

她是将门之后,一身傲骨,绝对做不出痴缠之事。在薛驰参加过庆功宴后,她专门请冰人带着信物登门,要同薛家解除婚约。他们赵家世代都是一夫一妻无妾,她也不接受薛驰有别的女人,那么自此别过是最好的选择。

结果薛驰愤怒地冲上门质问她为什么不相信他,那个叫苏倩芸的女子是镇守边疆的苏将军之后,边疆失守,苏将军羞愧自尽,苏母跟着殉情,苏倩芸被歹人抓住差点失去清白,薛驰才将人救下带回京城。

苏倩芸只是一个可怜女子,与他根本就没什么关系,而赵容萱问都不问就这样对他,实在太让人伤心。

事后还有赵父旧部的家中女眷上门来劝过赵容萱,言辞间对她多少有些不满,觉得薛驰在外出生入死,满心欢喜地回来迎娶她,她不但没关心一句,还不问青红皂白冤枉薛驰,实在是不懂事。

而“不懂事”这件事不知怎地就在女眷中传开了,丧母之女,上头没有女眷教导,这是忌讳,大部分人都不打听清楚情况,就直接认定是赵容萱不懂事。

反倒是薛家,在一次有很多女眷的宴会上,薛母亲自给赵容萱解释,说都怪薛驰没处理好,让她误会了,苏倩芸也在旁边诚恳道歉,发誓与薛驰绝无不正当的关系。显得她们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也因此让众人对赵容萱的印象更加不好,只觉得她无理取闹,或是想以此方法催婚。

赵容萱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再加上薛家这样的做法让她极其不适,很不喜欢,也对这桩婚事产生了极大的排斥。可当时在宴会上,与薛母是手帕交的大长公主开玩笑似地说,若是赵容萱当真不愿嫁薛驰,她便为赵容萱物色一位青年才俊,请太后赐婚,成全一段美好姻缘。

其他人都笑赞大长公主心地好,只有赵容萱觉得这是一句威胁。假如她真的坚持退婚,像她这样无依无靠的孤女,只需大长公主一句话,就能随便把她嫁出去,皇家还能得个照顾将军遗孤的美名。

赵容萱很相信自己的直觉,她忍着气与薛驰和解,没再提过退婚的事,但在一次有赵父旧部在的场合,她又一次和薛驰强调,她决不与别人共侍一夫,若薛驰娶她,未来就再不能和任何女子有关系。

苏倩芸涨红了脸,哭得梨花带雨,说赵容萱想得太多了,她从来就没想过要破坏他们,一直都把薛驰当哥哥而已,然后哭着跑走。薛驰因此恼怒,斥责她的不信任,与她大吵一架,还称三年不见,她连一个可怜女子都容不下,着实变得俗不可耐。

在场那么多人是如何看赵容萱的,赵容萱毫不在意,她只知道,薛驰要想继续为将,便不能在军中失去口碑,她再怎么样也是薛驰师父的女儿,是薛驰发过誓要照顾的人,如果薛驰负她,赵父那些旧部不管会不会帮她,都一定会对薛驰失望不满。

既然不能退婚,那赵容萱就要尽全力保护自己。

可没想到这给她招来了杀身之祸,即便赵容萱这么警惕,她身边的忠仆还是一个个出事,而她被大长公主召去参加宴会,无法拒绝,席间中了迷药,醒来已经与三皇子躺在一起,还没来得及反应,大长公主就和薛母带着一群女眷闯了进来。

薛母当即震惊痛心地指责她,还说怪不得她一直想退婚,原来是攀上了高枝,为此忘恩负义冤枉薛驰,败坏苏倩芸的名节,真是蛇蝎心肠,给赵家蒙羞。

大长公主更是不给她开口的机会,直接将人都带出去,叫下人把她送回家。当天晚上就有两个黑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