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混小子升仙记(3)(2 / 5)

加入书签

陆川最担心的事情,他们出发时就没带多少攻城武器,如果现在仓促打造的话,时间上并不允许,而且城池高大坚固,就算有攻城器械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攻克。

何况赫连海必然会向外界求援,如果敌人向白城大举增兵,到那时,反使自身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燕南飞建议陆川向大本营借兵,既然打通了白水,那么大军渡河就没有被阻断的风险。

但是他也知道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样先报信再等大军来此,需要时日不说,也违背了陆川自己来取城的军令状。

发新地址

桃花影视:≈ap;116;≈ap;104;≈ap;121;≈ap;115;≈ap;49;≈ap;49;≈ap;46;≈ap;99;≈ap;111;≈ap;109; 老司机都懂得!

战机瞬息万变,陆川想了想,一时也没想出太好的办法。

不得已,他只好再次像小艺求教,希望现代科技能为他出点主意。

小艺一路跟随,对战场形势了如执掌,很快就给陆川谋划了一个决策。

听从了建议,陆川故技重施,他不等大军扎营,便再次令部下漫山遍插旌旗,山下摇旗擂鼓,做出一副人数众多声势浩大的气派来。

然后一方面命令云中子从士兵中挑选一批能cao大西国口音的人士,另一方面让管豹在俘虏中挑选那种意志薄弱者数百人,并放话准备释放部分俘虏回城。

古人本来释放战俘的例子也了了无几,通常做法不是杀降卒,就是作为奴隶,所以对于释放俘虏这件事,众人不解其意,纷纷反对,在大夏国将士看来,释放俘虏只会增加对方的人数,于己不利。

但他们除了反对,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再加上陆川一直表现出镇定自若的神情,众将这才稍稍安心。

待整合了将士们的思想后,陆川让燕南飞把挑选出来的士卒混在俘虏队伍里,特地交代他们进了城要散播谣言,然后又告知那些个俘虏,让他们回去后告诉大西国城里的人大夏国次日将攻城的消息。

那些个俘虏不知有诈,纷纷逃命回城。

接着陆川又给管豹下了命令,让他率军随释放的大西国士卒之后,一旦俘虏进城立刻擂鼓呐喊全力攻城。

一开始士卒们都觉得这种命令和死命攻城没什么区别,都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不料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在大夏军的凌厉攻势下,大西军内部居然乱作一团,俘虏们与守城士兵互相猜忌防备,毫无守城之心,最后闹得纷纷从北门出逃。

于是陆川乘势猛攻,不仅轻易取城,大败大西军,还俘斩甚众,又降城中五千余人民众。

进了城,大西国都没来得及毁坏物质,以至于陆川获得粮草辎重无数。

为了站稳脚跟,陆川一进城就颁布告示约束军纪,严令士卒不得扰民,更不得强抢财务,这样很快安抚了城内民心,没有发生抵抗的情况。

连日的苦战下,大军劳累,士卒进城后,也得到了物资补充,以及短暂休息的时间。

城里没有发生战斗,屋舍都保存的完好,燕南飞在靠近南门的地方征用了数间房子供陆川议事和休息用。

暂时结束了风餐露饮的情况,部下每每谈及取城的情景,都以为陆川有神明相助,对这个年轻的长官更加拜服。

在一次酒餐上,燕南飞等人都表达出了不解,都想知道胜利的缘由究竟为何。

云中子率先发言,「在下不才,自认为兵书还是看了一些,但书里都没有提到过这种战法,不知将军是如何想到他们会因为俘虏的事情而选择弃城逃跑的?」

管豹也举杯上前曰,「我开始还不知道这是将军的计策,所以当日有所冒犯,这真是叫在下大开眼界啊,这一杯,算我自罚的。」

最后是燕南飞问道,「敢问将军前日所为是何兵法?」

面对诸位的好奇疑问,陆川笑曰,「我这凋虫小技哪里敢言兵法,但吾常闻上等的计策是用谋略,其次是用外交手段,最后才是选择攻城,我想这才是取胜之道。」

陆川大言不惭的把孙子的兵法搬了出来,反正这里也没人听说过,他就继续掰扯说,「前日,我之所以放那些俘虏回去,又让俘虏在城里散播我军次日要来攻打他们,再加上我们混在里面的人配合,散布俘虏受到了我军特别优待。他们城里人本来就畏惧我军,而我军又果真在紧随俘虏急攻城池,这必然会让城里的敌军对这批被俘虏的人产生怀疑,以为他们已经投降了我军,是回去给我们带路的,这样他们自己人必然会让产生互相猜忌,于是军心就会瓦解,没有人敢守城了。」

古时候的白酒度数并不高,陆川喝的微醺,说话也就不脸红了,其实他哪里能想到这些,这都是小艺综合了前人的经验,提出来的计策,所以他才有了胜利。

这一点明要害,听的诸位豁然开朗,纷纷拜服道,「将军妙计,我等佩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