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0(1 / 2)

加入书签

“谁银说了这一件事。

章银拿了六百块钱给他,说:“借六百块给你。四百给两个孩子交借读费,两百拿来买辆旧三轮车。我知道你身上有一百多,那一百多你自己先留意着应急。”

若是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万一遇到急需用钱的时候,再向别人借就晚了。

闻滔道谢,接过钱,而后拿出本子和笔还有印泥,当场就写了借条,并按下手印。

他将接借钱递给章银,而后又郑重地感谢章银一遍,说:“我会早点还清这六百块钱的。”

“不用着急。”章银说着,“慢点还也没有关系,我暂时还不缺钱用。”

闻滔却没有再说什么,心里打定主意一得空就去赚钱,早点将章银这六百块钱还清。

虽然章银说不着急,但是他银看到这一车的东西很惊讶,问着:“这些东西你是去哪里搞来的?大部分都是要票的。”

闻滔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说:“这里除了蒸笼和塑料袋杯子之外,其他的都是二手的,就连舀粥的长勺都是二手的。”

“我跑了好几个地方才买到。”

事实上,他说的远没有那么轻松。

章银也发现,他看闻滔满身疲惫的样子,也没有多问。

晚上,闻滔吃过饭,倒是没有折腾他这些东西,而是让他闺女们拿出课本,开始给她们复习起来。

闻滔的两个闺女,一个八岁,叫闻夏,一个六岁,叫闻秋。

章银刚知道这两个小孩的名字时,还诧异地问他是不是两个孩子一个出生在夏天,一个出生在秋天,所以直接取名叫了闻夏,闻秋?

闻滔却摇头,说:“这是出自泰戈尔的《诗歌》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一切都平静而自然地进行。”

他希望他的两个闺女活得好好的,平静而自然地过完这一生。

而现在,闻滔看着自家两个闺女,看到她们对课本的知识一知半懂,决定以后提高对闺女的要求。

闻秋还好,才六岁,不懂什么很正常。

闻夏都八岁了,为什么连简单的题目都算不出来,朗读课文的时候也很多错字。

明明他以前放假回家的时候,都有抽查闻夏的作业,并且寒暑假也教她们俩。

闻夏看出闻滔脸色不好,缩了缩脖子,解释着:“在奶奶家里要干好多活,有时候回去都好晚了,没有什么时间睡觉,所以我白天上课总是想睡觉。”

“爸爸,我有在认真地学习的。”

就是因为上课太困了,所以就算是认真学习,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闻滔叹了一声,摸了摸闻夏的头,说:“我知道了。不过到了新学校之后,要好好学习,这样才跟得上。”

“不懂不要紧,爸爸教。”

闻夏点点头,紧张的心这才松了一下下。

闻滔开始教起来。

闻夏很用心,虽然不怎么聪明,但是多教她几遍,她总能弄得懂。

最重要的是,闻夏能在凳子上坐得住,也愿意认真听他讲课。

闻秋虽然不懂些什么,也能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看书。

闻滔叹了一声,心想,孩子愿意听他讲课就成了,等以后两个孩子去学校了,他搞一辆二手自行车,晚上就骑车回来这里住,顺道帮着他们补课。

不补不成啊,两个孩子的成绩那么差,他不帮着她们补课,肯定是跟不上的。

教完两个孩子之后,银这才问起他今天去面试的情况,得知一切顺利,章银这才说着:“开学后新一起上下学了。”

闻滔点头,看向张鹏,问着:“你怎么过来了?”

“我到学校有两天了,眼看明天就要开学了,还没有见你来学校,怕你有事,就过来问问看章银怎么办。”张鹏说着。

他过来之后,跟章银一说,章银就跟他说了闻滔家里的糟心事,还说闻滔一家已经在这里安顿下来了。

他听罢,只是感慨地叹一声,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章银家是这样,闻滔家也是这样。

幸好闻滔醒悟得快,考上京大,现在还带老婆和孩子过来这边。

“我没事。”闻滔应着,“我一下火车就过来这边找章银了。”

说到这里,闻滔苦笑一下,说:“我也没有别的办法,能帮上我的只有章银,所以我厚着脸皮过来了。”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章银只能这么安慰他。

闻滔点头,而后开始折腾这三轮车。

章银和张鹏也帮着他,因为三轮车车斗上要放蒸笼,所以把煤气瓶和蒸锅给固定好,以免高翠翠踩的时候上面的东西会掉下来。

人多力量大,他们三人忙活了一个小时,终于将这三轮车给组装好。

章银看了看三轮车,忽然鬼使神差地问了一声:“嫂子她会骑三轮车吧?”

闻滔:……

他拍了拍自己的额头,苦笑一下,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