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 / 3)
莫氏听他说见到元娘时,便一点不意外后面发生的一切。
她很想喷朱青云一脸:你怎么还有脸在元娘面前提父女之情,到底忍住了。
“大郎呢?”朱青云左右看了眼,那个不孝女跟阎王催命似的,他是没脸去退寿礼,只好让儿子去。
“他去西市了。”
“怎么又让他去那,我说了,你要开铺子的事,交给掌柜,不许交给大郎,快及冠了,一天天的不学无术。”朱青云越说越来火,又指责莫氏道:“你看看,我一双儿女,都让你给养废了。”
“郎君的儿女又不只大郎和元娘,大郎读书不成,还有二郎三郎,四郎还在襁褓,郎君可以亲自教,世上又不只读书一条路,妾觉得大郎很好,你要再逼他读书,妾以后嫁妆全留给大郎。”
莫氏赌气道,又特地‘好心好意’提醒,“郎君与其在这与妾争执,不如想想,怎么把寿礼退了,还保住颜面,哦,对了,贺寿的礼单名册,妾已命人抄录一份给了之前来传旨的公公。”
“你,你这蠢妇。”
朱青云气得快吐血,这样一来,他想蒙混过关都不行,甩袖出去,在外面见到卢氏的丫头,于是去了卢氏的院子,只待了片刻,就后悔了。
他都着急上火了,卢氏还只关心她的诰命。
“我没法给你求,你要不进宫去,去元娘跟前,摆摆你亲娘的谱。”
朱青云扔下这句话,跑去前面的书房,召见自己养的几个门客与幕僚,和他们商量主意。
——
芙华宫里。
狗皇帝晚上过来,进入东暖阁,见朱颜抱着儿子阿稷在说话,脸色似乎还不错,于是凑了过去,在旁边坐下,含笑道:“气消了。”
“没有。”
狗皇帝听了,挑了挑眉,“你阿父又没犯错,总不能为了让你消气,真让朕把他撸成白身,你脸上也不好看。”
“陛下觉得我在乎名声?”朱颜反问道。
狗皇帝一脸赔笑, “行,你不在乎,朕在乎。”
“我也在乎。”
狗皇帝低头看了眼插话的儿子,伸手想去抱儿子,儿子直接扭身趴进阿颜怀里,给他一个后背,只好无奈地摸了摸儿子头上的小揪揪,“这小子。”
自从回来后,儿子除了粘阿颜,就不愿让他抱。
不过有些话儿子在,也没法说,等到晚上就寝时,狗皇帝才又郑重对朱颜道:“朕也不在乎名声,但朱家终归你母家,阿稷外家,朱家也不只你阿父一人,把他们留在京中,等你空闲了,你也可以召你阿母进宫说说话。”
“朱氏其余族人,好像和你家也不亲近。”
“不是不亲,是已经断了亲。”
朱颜丝毫没为朱家遮掩,“阿父有个叔父,当年因阿父执意娶阿母,认为阿父自降门 抢救一下
国朝以孝治天下。
又讲究, 推亲亲以显尊尊。意味着,推恩亲族,赏予尊位, 以彰显孝道。
因此, 在朱颜封妃后,朝中便有善于逢迎之辈上书,以此为据,自揣上意, 要求恩封元妃母族。
那时节,皇上正为朱颜待在行宫不愿回京而恼火, 连他带走儿子阿稷都不能让她回转头, 才猛然发觉,他手中能辖治朱颜的筹码太少。
又见朱颜和莫望之的关系好, 突然回过味来, 朱颜哪怕与父亲朱青云关系不好,与朱二娘关系不好,但朱家又不只这两人, 总不会朱颜和朱家所有人关系都不好,据他所知,至少和她嫡母还有大弟朱进就很亲近。
想通此中关节。
他顺水推舟, 把朱青云调回京中任职,又在紧邻皇城右侧的胜业坊赐了府第,赏了金帛珠玉,让他们在京中安家, 之后没再管了。
只是这世上从不乏阿谀逢迎之人。
朱颜一日在宫中为妃, 朱家门庭就一日不会冷落。
皇上没料到朱颜会这么反感, 竟一点光都不想让朱青云沾, 还出了个退寿礼的法子去折损人,他索性下了道口谕,派张忠国去传旨,斥责朱家借寿筵收受厚礼,行奢靡不正之风,予以训斥,并严重告诫。
张忠国从朱家回来,特意禀报皇上,“朱监丞请奴婢转告陛下一声,朱家原本打算退还寿礼用的借口,是说元妃贤德,不喜家人收厚礼。”
“他倒是个极聪明的人。”皇上夸赞道,朱颜让他去退寿礼,他反而借着这个事,宣扬一把朱颜和朱家的名声,事还未做,又抓住机会先向他卖个好。
难怪朱颜说他父亲,靠谄媚上司做到刺史府从五品的长史。
这般看来,朱青云确实有这个本事。
不但人聪明,又极会体贴上意。
这样的人,用得不好很容易就成奸臣。
他在用人上,并不忌讳奸臣,于他而言,只要能干事,听使唤,他都愿意用,干得好,富贵爵位皆可赏赐。
朱青云的行动力极强,又有皇上训诫的口谕加成,到了第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