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1 / 3)

加入书签

“怎么去了这么久?”许怀谦不解,“不是说卖完就回了吗?”一百二十车炭需要卖这么久么?

“还有外面那些船只都是怎么回事?”

“我别急,我一个个跟你讲。”许怀谦一口气问这么多问题,陈烈酒也没有不耐烦,搂着他细细给他说起来,“有点一言难尽,又有点意料之外。”

事情是这样的。

陈烈酒给宋大人送炭,本意是想,借宋大人的名气在苏州府打出销路。

毕竟,他给宋老太太送炭,宋老太太都收了,那天那么多人都看到了,而他们又在苏州府叫卖了好些日子。

总有些趋炎附势不甘心的会上门来问问吧。

再者,他给宋大人送了炭去,宋老夫人一个小心谨慎的人,就算他有宋大人的手书,她也会给远在京城的宋大人写封信去告知一下吧。

没准她还会把他们给宋大人送的炭往京城送点去,只要宋夫人敢把炭送往京城,他就可以在苏州府里大肆宣扬,他们的炭京官用了都说好。

宋大人用了都说好!

现在苏州府的一众学子和官员们看不到希望,这个时候突然冒出一种炭,能让他们巴结上京城的官,你说他们会不会买?

就算不买去巴结,买回去自己用一下也行的吧。

他们家的仿银炭这么好,用过的都不会再用黑炭了,陈烈酒有信心只要卖出去就能大卖!

一开始,所有的计划都是朝着他预想的那般进行的,宋老夫人的确在他走后给宋大人写了封信,把炭给运送往了京城。

因为儿子说过,小心驶得万年船,她在这苏州府那是一点头都不敢冒的。

可陈烈酒拿着儿子的手书上本,她也不可能把人拒之门外,万一是儿子看中的人呢?

所以这种事还是得让她自己来才是。

仿银霜如陈烈酒的预期进了京,到达了宋大人府上。

宋大人忙啊,皇帝要他们这些编撰、检讨没日没夜的修书,他哪有时间看家书。

而且下人也只是送了信和炭来,他还以为是家里母亲关心他冬日里没炭用,特意给他送来的。

他也没有在意。

一直忙碌到十月,马上要过年了,陛下见他们这段时间修书修得不错,终于没再盯那么紧了,他这才放下一身的警惕之心,放松了。

这一放松就不得了,他发现家里无论何时都暖烘烘的,一点都没有冬日里的寒冷之气。

这跟以前是完全不同的。

他朝炭盆看了眼,看到炭盆上的那层白霜,当即就吓黑了脸,朝妻子问道:“银霜炭,哪儿来的?”

他现在虽然升了一点点官,可也远没有达到能用银霜炭的地步啊!

“母亲送来的,不是银霜炭。”他妻子解释了一句,“只是一种类似银霜炭的炭,叫仿银炭。”

“仿银炭?”宋云帆沉思,“仿制银霜炭烧的炭?”

“可能是这个意思。”他妻子也不太懂。

“母亲哪儿弄到的?”宋云帆感受了一下这个仿银炭的温度,跟银霜炭比起来也差不了多少了,是上好的炭。

“说是你在永安府的学生送的年礼。”他妻子解释了一句,“学生给老师送年礼的事不是很正常吗,于是我就拿来给用了,没想到这一用还挺好。”

“信拿来我看看。”宋大人想不通他在永安的那个学生会这么热情的给他送炭。

看了母亲给他的信,知道是许怀谦给他送的炭后,皱了皱眉。

就算他请许怀谦隽了字,给许怀谦送过书籍,许怀谦也没道理给他送这么好的炭的年礼吧?

而且这个什么仿银炭这么好,在市面上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转瞬间,宋云帆就想到了关窍,这不会是托他卖炭吧?

很有这个可能啊!

他现在的官都是孟方荀和许怀谦两人帮忙得来的,只是帮他们卖卖炭而已,好像也不是多大的忙。

而且这炭挺好的。

正好,过年了都要给京里的官互送年礼,他就让妻子选了些炭,一家送了一箩筐。

寒冬腊月的时节,官员之间相互送炭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不过,宋大人的这个炭太不同了,长得很像银霜炭,但又不是银霜炭,可烧起来除了没有银霜炭的那层香味以外,其他的都一模一样。

于是,不少人就向宋大人打听,上哪儿弄来的这个炭,多少银子,要是不贵的话他们也买点。

毕竟,京城冷啊。

普通的炭太呛人,夜里还不能关窗睡,冷风嗖嗖的,银霜炭好是好,可是七八品官员用不起啊。

就算用得起也不敢用,今儿他们敢点一盆银霜炭,明儿言官御吏就敢参他们一本贪污受贿,享奢靡之风。

宋大人帮人卖炭,送佛送到西,于是又去信一封问了问价格,得知这炭才三十两一车。

各家都闻风而动了,纷纷派人到宋大人这里买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