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2 / 3)

加入书签

只见几名士兵举着火把,他们渐渐分开,一张出乎她意料的脸,缓缓出现在她眼前。

秦颂自浓重的黑暗中,缓步走出,风尘仆仆。

他发髻歪斜,衣袖磨损,满脸苦相。

瞧见姚蓁,他眼眶微红,低声道:“公主……予无用。”

姚蓁心中一紧,垂落的衣袖下,双手有些发抖。

她竭力稳住身形,缓声道:“你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秦颂缓声道:“朔方水患忽然严峻,灾情四起,闹了饥荒,渐渐聚集起一群流民,做一些烧杀抢掠的勾当。予与君洮至朔方城外驿站时,恰好撞见那群流民,不幸被其中一伙所俘,想方设法挣扎三日,才勉强脱身。”

姚蓁听到这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她一边唤人为他更衣洗尘,一边细细打量着他,忽然发现不对之处,沉声问道:“你怎么不往朔方城走,转而费力回到这边?”

秦颂低垂着头颅:“予……唉,君洮他们尚未发现我被掳走,先行进城去了。予身上所有可以验明身份的公文、鱼袋,皆被他们搜刮去,又封锁了予进城之路,予无奈,只好沿路折返。再则……”

他声音中已有些哽咽,抬头飞速地看了姚蓁一眼,又垂下头去:“予忧心公主,恐公主来日前行汇合之时,亦为他们所骗,故而昼夜疾驰,赶回报讯……”

姚蓁听完他这一番话,已是百般感慨,叹息一声,命人将他带下去修整,自己又怔怔地站了一会儿。

待到山风猎猎拂过耳畔时,她才后知后觉回神,察觉到后背出了许多冷汗。

秦颂说话吞吞吐吐,她甫一听到,还以为……还以为整个队伍都出事了,骇得险些心跳骤停。

所幸,众人皆无恙。

秦颂的到来,除却那晚将平静的营地搅动地有些混乱外,并未掀起多大的波澜。

他似乎受了一些轻伤,姚蓁无暇顾及,便指了个医师为他包扎。他一路骑来的马,亦受了些伤,险些被累死,苑清叹息着抚着马身,喂了马儿一些草药,浣竹亦忧心忡忡地喂了些水。

等姚蓁忙碌过后,迟钝地反应过来,自己似乎没有从前那样在意秦颂了。

意识到这一点,她怔了许久。最终,抿了抿唇,未思及到缘由,便归结于,最近过于忙碌了。

只是,她看着如今的秦颂,总觉得他不似当时,那个温和俊雅、谈笑风生,喜好几乎同自己如出一辙的郎君。

这一场漫漫路途,走了太久了,都将人磋磨的不成样子了。

即使宋濯临行前,将多半粮草留给他们,自己带领的队伍轻装简行。但如今粮草日渐消减,姚蓁清点着余数不多的粮草,意识到,他们是时候启程了。

与驻留的几名官员商议一阵后,他们权衡一阵,皆同意继续前行,先赶往百里外的通县整顿一番,不再在原地干耗着。

他们这一行人,不比宋濯一行人,随行的物件要多一些,行路前的准备要做的也多一些。

姚蓁前往秦颂的帐子,知会了他,即将继续行路,秦颂应下,亦开始收拾自己的行装。

帘帐被挑起一点,姚蓁透过缝隙,静静看着秦颂忙碌的背影,隐约窥见,那时那个给自己递过来一张帕子的少年郎。

她的心中一片平和,沉默一阵,轻声道:“秦公子,多谢你。”

秦颂闻言,回过头来,眼中微微讶异,顿了顿,才含笑道:“谢我做甚么。”

姚蓁没有多言,抿唇一笑,示意他继续忙碌,便辞别了。

翌日,卯时末,整顿完毕的队伍启程,浩浩荡荡漫过半座矮山。

通县并不算太远,但路途有些颠簸,因而一行人行路缓慢了一些,至今天黑沉下来后,约莫酉时才到达通县边界。

姚蓁先前在山中营地,消息蔽塞。如今在通县城外,看着严加防守的城门,心道,许是通县亦得知了流民四窜的消息,城门外驻扎着的卫兵,明显比以往要多上许多。

她遣一人前去通报,那名文官翻身下马,行至卫兵长前,拿出文书,温声道:“我朝公主莅临城下,还望阁下通报知县,开门迎接。”

几十步外,姚蓁挑起一点马车车帘,注目着那边的动静。

怎知,那名兵长闻言后,面色古怪,偏头看了一眼姚蓁这边,接过文书随意翻了翻,疑问道:“我朝公主……是哪位公主?”

文官道:“陛下与皇后的嫡公主,容华公主殿下。”

那名文官的面色愈发古怪,细细看了看手中文书,与身旁人对视一眼,转而道:“你所说的陛下,莫不是和帝陛下?”

文官摸不清头脑,温声应:“是。”

他说完这一句,那兵长脸色变了变,将文书随意丢进他怀中,蔑笑道:“你还不知道吧,和帝已经驾崩,如今望京城掌权的乃是四王,什么容华公主华容公主的,吾等皆不用效命了。”

文官慌里慌张接住文书,闻言面色一变,脚底踉跄,惶惶看向姚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