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0章 分权 争权(1 / 3)

加入书签

分权争权

杨廷和沉默片刻脑子里转了几圈后,严肃地问出了核心问题:“陛下,臣还要问一句,既有国策会议,阁臣此后参预机务,这票拟之权职责如何厘定?”

他是内阁首辅,这话只能由他来问。

朱厚熜早有定计:“内阁设立之初,参预机务乃为天子分忧,先票拟诸事处置意见以备天子。朕这月余观摩朝政,内阁与六部之间职权已渐渐越来越不清晰。此后,事只涉及一部或某一衙门内部的,奏疏均需呈明方略,内阁给出票拟意见,朕原则上照准。事涉诸部,争议不决者,在国策会议上做出决定。”

九卿心头齐齐一震:原则上照准,这意味着以后各具体部门的内部事务,内阁就真的有了管辖之权。虽然方略是各部门拿的,内阁理论上的票拟意见只有同意或者否决再奏这两种,但这是流程上的管辖。

涉及到两个部门以上的,就可以报到国策会议。内阁虽然还有建议权,但所有人都能参与决策过程。这样一来,内阁过去对那些复杂的、许多人不想担责的大事,倒是失去了给出方案的权力。

这到底是给内阁削权还是加权,众人一时都难以想清楚了。

杨廷和却立刻离座跪了下来说道:“陛下圣明!”

王琼不由得看向了他,因为杨廷和这必然是想明白了。王琼立时从他的反应里往明确的方向去想:这个制度,对内阁还是有利的。

那么,必然是因为内阁对各部门内部事务明确审核的权力,能够影响各部堂官。

这样一来,那些需要在国策会议上决定的事,各部门在内阁的审核权影响下,也必定可以先由内阁居中调和好方略,这样在国策会议上相当于只走个流程了。

皇帝一言不发,但经历了皇帝初次视朝和其后很多事的郭勋知道:皇帝对勋臣武将其实抱有期望。

现在,达到了目的的皇帝又回到了之前上朝时那种状态。

毛纪虽然很多方面与杨廷和一致,但他就没有自己的期待吗?

至于费宏……离开朝堂多年,刚回到内阁就能有自己领办的具体事务的话,那也不用慢慢与现任阁臣们较量。

现在看来,这一刀只砍得杨廷和最狠,可杨廷和既不能得罪其他阁臣,又不能反对御书房伴读学士的设立。

谁站出来反对了,几乎就是文臣之贼。

对黄锦来说,司礼监掌印绝对是他日后囊中之物。

看破不说破,皇帝只是在先洗牌,但还没到胡牌的时候。

这御书房,将来会如何演变?

朱厚熜伸出三根手指:“不经国策会议的事,奏准执行须有三关:各衙门首官认可方略署名用印,内阁领办阁臣票拟署名用印,司礼监批红用印。六位阁臣所领办事务,人人都对自己给出的意见负责。主办阁臣暂时缺员的,直接呈奏到朕案前批朱。”

严格来说除了首次视朝被打压,在其后的日常事务中,内阁的权威是不断被皇帝认可的。

这下王琼也满意了:只要自己手底下的所有奏疏都必须过自己这一道关就行,这第一道关的权力,当然比第二道、第三道更大!

严嵩的目光敬佩地看向那个年轻的天子,他身边那个御用太监、内档司的掌事黄锦同样低调而沉默,没有因为司礼监权柄的裁剪有任何异样。

朱厚熜微笑起来:“因事而定,由朕来定。”

寻常事务的三道关卡都要有署名用印,各部门首官和领办阁臣都要为具体的事负责任,虽然是压力,但办好了也是明确的、别人抢不走的功劳。

具体表现为:朝会上几乎所有没有当场给出态度的事务,都是由相关衙门呈上方略奏疏,经内阁票拟后批朱施行。

严嵩不由得揣测起来,陛下对于未来的朝堂权力格局到底是怎样想的?

郭勋觉得自己是个小丑。

职权分明终归是好事,杨廷和一时不好反对。

如果不是皇帝想要变法的信号,不可能那么及时地出现钱宁、江彬案波及梁储、王琼等人的事件。

众人已经无暇去思考今天这国策会议设立的消息传出去之后会引起什么反应,因为既然这么多重臣原则上没有反对意见,那么议事就开始了。

涉及到三年内几乎不会产生什么大变化的国策会议列席人员,皇帝怎么可能容忍由哪个阁臣具体领办某个领域的事务?

现在这样才合理,皇帝始终只是扩大了核心权力圈的人数,以便更好地居高临下掌控一些东西。

一切都看内阁的居中调和能不能有效完成,还有内阁对各部门事务的审核能够服众。

这没关系,他本来也可以通过调整内阁和九卿人选达到这个目的。何况,诸事的决断权仍然会在皇帝那里。

蒋冕已经有冒头的意思——虽然杨廷和被劝留让他大失所望。

大家都听明白了:哪个阁臣具体领办什么事务,这就像是官员临时的差遣一样。

因为这又是分权,以后每个阁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