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宋 第11节(1 / 3)
哪能一次做那么多的新衣呢!
就算到了年节时,不该也一户数口做那么一两件新衣,大家轮换着穿么?
老头一想到这事,就觉得张松家昏头了,才过了那么两天好日子,就不记着打了,这钱不存着,要等明年要是遇到个什么天灾,看他怎么过!
就因为这事,他家媳妇儿子也被馋坏了,怂恿着老妻私下里,悄悄做了几件新衣!
可把他气坏了!
但是做都做了,也不能卖,哪能不穿呢?
还说这衣服可真暖和,暖和是暖和,可日子还过不过了?
就在他一边抱怨,一边清洗着羊毛时,他看不顺眼的张松便走到了他面前。
“陈老,我来买碳!”张松裹着灰色的硬布褙子,提着麻布口袋,恳切地看着老头。
老头哼了一声,起身拿起木称:“要多少?”
“先来一称!”张松咧嘴一笑,露出了一口白牙。
“一称七十五文,你数数,”老头指着称上的刻度,“十五斤,一称足足的。”
“当然,你是村里最公正的,不然姑娘能让您在这卖碳么。”张松陪着笑脸,“那个,冻伤膏还有……”
“没有了没有了!”老头愤怒地放下木称,大声道,“你那蹄子就剩下指头大的一点红肿,洗几日羊毛便会退了,哪来的驴脸继续涂药,滚!滚!滚!”
“这不是还痒么。”张松有些遗憾地把称里的石碳用小铲倒进麻袋,“再说了,今年村里都有热水,想来也是用不上了……”
“这种神药,哪有用不上的!”陈老头咆哮,“姑娘把东西托付给我是一片好心,岂能让你们糟蹋了,快滚,不然我这称杆今天就要让你好看!”
张松遗憾地把钱数给陈老,悻悻地提着口袋走了。
陈老这才放下称来,拿出碳笔,在一个小册上仔细地写下:张松,腊月初八,一称,七十五文。
这是记录,每过一旬,姑娘都会前来查账,他添为这庄户的管事,当然得认真负责。
旁边的小姑娘纺完最后一点羊毛,从小马扎上起身,靠到爷爷面前,软软地问道:“阿爷,我纺好了。”
“嗯,囡囡真厉害。”陈老满意地摸了摸孙女的头,看着麻利勤快的劲,将来一定能嫁个好人家。
“阿爷,可以把笔给我么?”小姑娘小声地问。
“听话,”陈老面色严肃道,“那笔是你兄长的,你不能科举,只有你大兄读书有成,那咱们家才有能兴旺,你才能有依靠,这平日啊,你跟在学堂里混几个字,不要和大兄争,明白么?”
小姑娘乖巧地点头。
陈老这才满意,他就是不明白,儿子就算了,那大姑娘怎么硬要这些女童也跟着识字,囡囡这年纪,正是可以给家里搭把手的时候,没有她烧火煮饭,家里人怎么能挤的出时间梳毛纺线,偏偏大姑娘硬是说了,若不让家里的姑娘一起,那儿郎也不能去。
为了家里的男丁,他们便也只能同意,真是斯文扫地。
但陈老也只敢在心里抱怨抱怨,这庄子是大姑娘的,地是大姑娘的,羊毛房子都是大姑娘的,她想怎么样,自然只能由她。
也不知她的主家是怎么想的,这庄头,怎么都该是个男儿吧?怎么能让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抛头露面呢?
……
“最近一月,我们一共收了三千斤的毛线,炭火、锅炉、石灰和海草一共支出两百一十二贯……因为毛线还在积压,所以,收入,暂时没有。”赵家大宅里,山水正向赵虎头汇报收支。
“冬季渤海结冰,高丽的商船过不来,没收入很正常。”赵虎头不以为意,“回头我让母亲卖到秦州,按如今一两羊绒三十贯的价格,你这三千斤,怎么都有个家财万贯了吧。”
“可您这不是绒啊,”山水无奈道,“绒绦细软,比毛更加暖和,您这毛线虽然暖和,却还是有些扎人,却还是不能做绒来卖。”
赵虎头笑道:“那山水,你说该怎么卖?”
“不如卖去南方,”山水轻声道:“如今密州市舶司尚有南船前来,我已去探听过,江南冬日阴冷入骨,皮裘虽好,披上却是热了些,若有毛衣售至,却是刚好。”
赵虎头心说南方的魔法攻击确实厉害,在没有羽绒服的时候,毛衣是很不错的代替,但是……
“江南虽冷,却不像北方那样滴水成冰,北方更需要,才能卖得更高吧?”赵虎头质疑道。
“公子却是灯下黑了,”山水笑道,“公子且想想,那的北方的辽国、高丽,甚至您提起过的女真人,又有哪个,比得过江南富庶?”
赵虎头一呆,却不得不承认,山水说的好有道理。
辽国现在是什么情况,是天祚帝在位啊,那位和宋徽宗几乎是同时继位的皇帝简直是宋辽两国给金人崛起准备的最好炮灰,辽国被折腾那么些年,本就不咋样的经济那叫一个雪上加霜,每年来密州的海船都是一年比一年少。
至于高丽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