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黯的旅程】(30上)(3 / 6)

加入书签

道那北方十凶乃是北方大地上最恐怖的生灵,每个皆是承天杰地灵而生,其中甚至有神兽之种,比起龙凤麒麟都不会逊色。这等凶兽按理说对上天下最顶尖高手都不会弱上分毫,须得由大军围剿且损失惨重方可火杀,而这位年纪轻轻的定荒侯竟在那白狼王的领地将其解决……难怪她斩杀了近来凶名赫赫的草原鸢王也不以为意,她早就将更恐怖的对手悄然解决,所谓鸢王在她眼中,也只若鸢奴一般。名冠天下的凌月清,实比传说更为惊艳!带着如此惊叹,少女入座,相谈甚欢。……数月时间,不过眨眼。都道仙人不知寒暑,从那乍暖还寒的初春到而今艳阳高照盛夏,姬灵曦始终那一袭翠绿雪白二色辉映的素雅留仙裙裹体,飘淼出尘的仙韵叫人移不开眼,与之相对的是那即便平日也一袭黑色劲装的凌月清,方便行动的轻装紧贴身姿,将比寻常女子还要纤细的窈窕身段勾勒而出,不堪盈握的水蛇细腰教人忧断,从骨子里透出的凛冽刚强却盖过了这柔弱之态,无论是谁都只能从这面容肃冷的黑发少女身上望见飒爽英姿。不过说是盛夏,这北地的阳光也显得苍暖,而当这两名各具风华的绝美少女并肩而行,街道也彷佛分辟成冷暖二色。白衣仙子漫步过的那一侧春风拂面,生机盎然,黑衣女将走过的那一侧寒风凛冽,尽皆肃穆。只是温暖也好,寒冷也好,风格迥异的绝世佳人从来都吸引着歆羡的视线。那温润如玉的仙子自然不必多说,吸引着任何人走近身边,莫说一亲芳泽,单是远远注视着那柔美脸庞都是将人心灵洗涤。而那气势凌厉的女将固然令人望而生畏,但这座城内的每一个人都知道,正是这位看起来尚还青涩的少女纵横塞北打得夷狄不敢南望,守住了这千里之地的和平。战功如铁,任谁都心生敬意。这样超凡脱俗的两名少女走在一起,令人不免生出珠联璧合的欣慰。没有人会打扰她们,也没有人会因敬畏而退避三舍,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对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的玉人就像是天上的月亮,每每遇见,却处在自己无法触碰的世界。「此事多谢」瞥了一眼周围喧闹的市集,黑发少女忽然开口。「光是口头道谢,可没什么诚意」轻眨着翠玉般的双眼,仙子般空灵的白发少女落在屋檐阴影却露出一抹狡黠笑意,这幅模样若是被人瞧见,定会惊掉下巴。「……想要什么谢礼?」轻抿红唇,黑发少女紫水晶般的眸子流露出几分无奈。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两人早已熟识亲密,尽管一个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尘仙子,一个是纵横沙场所向无敌的高冷将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二人却因天之骄女这个共同的身份意外地投缘。毕竟在这个世上,能像她们这样年纪轻轻便几乎问鼎巅峰的天才实在太少,当立足万仞之上,就只有同样高度之人才可引为知己。幸运的是,她们找到了彼此。一个温和得能亲近所有人,一个冷淡得将所有人吓退,实则皆不可能与常人交心的少女就这样走在了一起。只不过她们间的相处,也绝非旁人想象的那样,高山流水,金兰之契。「镇北龙骑将的香吻,如何?」当来自古老仙宗的少女轻巧勾起唇角笑靥如花,任谁都会沦陷在这沉鱼落雁的风情间毫不犹豫照办,随即,才意识到这仙子口诵的天籁之音竟是何等离经叛道,瞠目结舌。名震天下的少女将军停住脚步,紫眸轻闪雾笼,轻轻别过小脸。「在此地么?」「那是自然」「有伤风化」「凌将军莫非害羞了?没人会发现的」如果璃音宫的宫主知道自己宝贝徒弟居然用自家玄妙仙法在光天化日之下颠鸾倒凤不知会气急败坏还是顺其自然?此时的凌月清当然不知,只能面无表情地扭过头将反复调戏自己的空灵少女压在墙上,身体前倾盖住那两瓣桃红。如玉的娇颜泛起诱人红霞,紧接着便不甘示弱奋力还击。但修习道法的弱女子哪架得住一代名将攻城略地,被那寒凉的软剑撬开银关纵横桃源毫不留情压得莺啼连连,直到出尘仙子也顾不得优雅摸索着玄黑丝裹窈窕纤躯攀上那傲峰连连拍打,才叫凛冽女将霜颜微粉松开了口,鲜润樱红间勾出那晶莹琴弦。少女伸出葱指轻轻一拨,那牵动芳心的天籁荡开浅浅香涟。轻轻喘息呼出如兰馨香,姬灵曦俏脸带着几分羞恼,如画般的清眸却弯起早梅微甜的满意。造化夺色的玉指有些不雅地拈着这莹丝搓揉拨扯,像是要好好品尝仙子与女将的檀口滋味却搓出了雪白沫影,那花蕊的芬芳足以令任何娇花羞得凋谢:「凌将军一幅冷冰冰的模样,其实意外地热情——要是这事被人知道,将军府的门槛都会被红娘踏进地底吧?」凌月清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有时狐狸般的仙子,若非此刻红唇莹润娇艳欲滴,还真让人看不出一点破绽:「要说,亦无妨」自从当日一叙,两名少女都对才情不逊于自己的彼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尽管并末在第一时间情投意合引为知己,却本能地产生了较量心理,在一次次论道切磋中关系不断拉近,入世寻觅成道之路的姬灵曦也顺势成了将军府中客卿般的人物。即便对自己的实力有着绝对自信,凌月清也不得不承认仙家手段的确非凡。论战场厮杀,她有一百种手段杀得姬灵曦溃不成军,但包括风水、通灵、卜算、阵法在内的种种神通却令巅峰武者亦望尘莫及。而几乎全盘接收了璃音宫传承的姬灵曦便是这样一位近乎全能的仙子,尽管战斗能力稍逊,那几乎无所不能的仙法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