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夏文圣 第679(2 / 2)

加入书签

下学宫围绕的还是学术之争,孔府最大的优势,是孔圣。

这是孔府的金字招牌,两者的路完全不一样,一个是圣人世家,一个这是学宫,天下读书人自然想要前往孔家朝圣,若是能成为孔家一脉,这是最好的,可以借助孔家的势力,帮助自己。

然而稷下学宫则是读书人最纯正之地,在这里读书人将自己的疑惑提出,有人会给予解惑。

亦或者发表自己的学术文章,从而自成一派。

相当于是试炼之地。

所有读书人,成为大儒之后,或者是有儒道心得,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就必须要前往稷下学宫。

倒不是说,稷下学宫认可,这文章才被天下人认可,而是稷下学宫是一个大舞台,读书人的舞台。

天下读书人都关注的地方,一举一动,天下读书人都会关注。

总比你默默无闻,在一个村庄发表自己的文章一般。

就算文章再怎么好,也没有什么很大的影响。

“锦年兄,这次去稷下学宫,愚弟很期待兄长颠覆文坛。”

孔轩出声,眼神当中满是期盼。

“颠覆文坛就算了。”

“我第一次去稷下学宫,多看看多学学就好。”

顾锦年不做这种美梦。

稷下学宫,不是什么诗词大会,念两句诗词就行的通。

你的学问说出之后。

就必须要解释清楚,至少能将逻辑解释通来,然后会有一群人来质问,说直接点就是挑你的刺。

还不是那种客客气气的跟你挑刺,而是非常阴险的挑刺,证明你说的东西,一文不值。

没错,就是打击你。

并且你绝对不能生气,或者是说你可以生气,但不可以不允许别人挑刺。

毕竟在天下人看来,一个新的学问,必须要得到锤炼,如果禁不起敲打,那这个学问本身就有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很难会出现新学术的原因,往往想到了几个不错的东西,你说出来,面临的就是各种打击。

然后每年都去,其结果就是两个。

要么,你最终发现你的学问的确有问题,所以放弃。

要么,你最终补全你的学问,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名气是有了,但问题来了,有几个人愿意跟着你学?

有肯定是有,数量决定一切啊。

你呕心沥血,千辛万苦,得到认可后却弘扬不出去,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新学难以出世,大部分读书人还是追寻着前面四位圣人的路。

摆在面前有现成的学问,跑来跟你学新的学问,成功了还好,这不成功那就是荒废一生,没有人敢拿自己的前途来赌。

“锦年兄长。”

“您太谦虚了,能说出为天地立心者,岂能没有新学?”

“不过第一趟过去,的的确确好好学习为佳,毕竟兄长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孔轩典型就是顾锦年的小迷弟。

顾锦年到没有说什么。

如此。

两人来到大夏京都。

“孔兄,愚兄去一趟皇宫,有什么事的话,可以去书院找我。”

到了京都。

顾锦年与孔轩告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