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七章 扬眉吐气赵姨娘(2 / 3)

加入书签

活动经费。

邢夫人简直要晕了过去,坐在那里拍着胸脯,嚎啕道:“本以为你们回来了,家里都有个指望,哪知你们爷们儿整天都是干的什么勾当?偷偷地居然典卖了田地,之前紧提防的是地头上的人偷着卖了,哪知竟然是你们,原来这家中闹贼,世代都是先从家里人闹起的,这可让人怎么活啊!”

王夫人在一旁含泪劝道:“大太太且缓缓,不要损伤了自己的身体。”

贾政也摇头叹息:“我们本便是戴罪之身,幸得陛下仁慈放还,余生本来只当闭门思过,感戴天恩,何苦再生事?弄到如今,没了祭田倒也罢了,连儿孙们的功名前程都从此了断,便再无翻身的指望,可叹孩子们都如此努力,每晚读到半夜,次日清晨鸡刚叫便起床继续读书,又怎么对得起他们?”

宝玉贾兰都立在一旁,默默无语。

沐雪元紫鹃都跟着黛玉在这里解劝诸人,沐雪元内部心理活动:OMG,这几个搅屎棍又双叒叕闯祸了,简直是令人智熄的操作,宛如脱缰的野狗,拉都拉不住的,不把他们自己作死,看来是不肯罢休的。

熙凤拿过一个大账本:“老爷太太们看看,这是历年的账目,从前每年五六百两的进项还不够用,从去年到今年,因为天旱,没什么进项,本来就已经寅吃卯粮,如今连这祭田都没了,这个家今后可该怎么当?”

要说那祭田,每年有一千两银子的地租,然而家庙是要供给的,族中子弟们的学业也要照应,家学还得办,因此固定有一部分支出,划拨了那些费用之后,交到蒜市口这边的银两,一般都是在五百到七百这个范围内波动,要说这个数额其实也不低了,当初刘姥姥就说,一桌酒席二十多两银子,够庄户人家过一年的,这边人口比一家三口翻了十倍,二百两银子也就可以了。

然而刘姥姥毕竟是刘姥姥,她们对生活的要求与荣国府的人不一样,即使没落了,邢夫人王夫人、贾赦贾政等人也是需要精致一些的饮食,衣服最好是绸缎的,哪怕不是名贵的缂丝之类,也得是个茧绸的,宝钗宝玉等人则有精神文化的需求,买书买笔墨纸张,更不要说贾珍贾琏最爱的就是追风逐月,这上面花钱极其心甘,更何况又增添人口,贾兰的婚事也在提了,眼看花费日繁,结果不但未能开源,还把原来的固定收入给丢了,这是何等沉重的打击。

一屋子的人团团凑在一起,或是埋怨,或是劝解,连贾琏都连连跺脚,有一说一,这件事真不是他惹的,然而邢夫人却也怪到他的头上:“你们父子兄弟日常如同抱窝的鸡一般,团团地赶着在一起,这事儿你能不知道?你既知道,为什么不和我们说?简直晴天霹雳啊!我但凡晓得一点风声,也不能让你们这么作死!”

弄得贾琏有苦难言,父亲和贾珍父子做的这件事,自己还真的略知一二,也曾经劝过的,在贾家的这几个男人之中,贾琏还算是个难得的明白人,贾赦贾珍不用说了,愚痴顽劣,贾政倒是个品格端方的,轻易不肯迈出一步,却也只是因为识见平庸而已,宝玉贾兰虽然书读得好,也颇为灵秀,社会经验却少,贾环更是蛮不介意,只顾弄自己的事情,而贾蓉虽然伶俐,然而野心太大,发起狠来孤注一掷,不在意火中取栗,倒是贾琏,经验得多了,晓得这三人做的这事,大半不能讨好。

皇权是多么厉害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已经经过了前后两代人的巩固,先帝不用说,极其严酷,就目前这位,也不是个善茬儿,双方的力量对比太过悬殊,除非发生奇迹,比如永嘉忽然间失心疯了,成为神助攻,又或者是他即刻干脆死了,才有可能,如今永嘉气势正盛,哪里能够搞得定?等到失败的那一天,泓熙等人会如何倒是罢了,只是自己一家难免二次倒霉。

因此贾琏自然是劝阻过的:“如今只是守成便好,切莫再生事,蚀了老本就糟了。”

然而那三个哪里肯听:“自古‘富贵险中求’,先祖若不是出兵打仗,哪里来的这个富贵?你怕便怕罢了,不要来阻我们,也休要对内宅去讲。”

所以贾琏还能说什么呢?

这时熙凤也对着贾琏道:“你发昏了?怎么不告诉太太?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不然,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

尤氏在一旁:这台词听着耳熟。

她们这里闹成一团,旁边贾珍贾蓉不住地赔罪,却见贾赦此时忽然间眼睛往上一翻,口中“嗬嗬”有声,半个身子发软,不住地往下滑落,眼看就要溜到地上去,贾琏与熙凤连忙搀住,邢夫人口中的埋怨又惯性地念了几句才止住,再一看贾赦,已经是脸色发青,口眼歪斜,连涎水都流了出来,沐雪元一看,这莫非是中风了?

却说那一日贾赦忽然发病,众人一时再顾不得多说,赶快将贾赦抬回房间里去,熙凤连忙遣人去请医生,翠英飞跑着去找了郎中过来,一看果然是中风,连忙就针灸,还开了方子,让去抓药,赶快熬药,黛玉与李纨在一旁安慰邢夫人和王夫人,宝钗让其她人先回自己房间里去,免得这里人多嘈杂,平儿拿钱给医生,沐雪元紫鹃跟着忙乱,点火熬汤药之类。

从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