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四章 炎天初起(3 / 3)

加入书签

提醒可是非常的及时,听她这样一讲,沐雪元顿时便想到了老田妈之前回顾过的那些农业灾害,在这样的生产力条件下,对于气候灾变的抵抗能力是相当低的,所以倘若高温无雨的天气持续下去,可能真的会引发大规模的旱灾,到那时就会有流浪逃亡的人涌入大城市求援。

沐雪元又宽慰了几句,便告辞离开,宝钗病成这样,继续聊下去反而耗费精力。

一路又大汗淋漓地回到果子巷,紫鹃给她开了门,两个人闩好院门回到房中,紫鹃便笑道:“快进去,可热死了。”

于是两个人携着手便走进了凤炎洲。

出入点正是木屋外的一个竹台,日常固定转换场所,不担心忽然冒出来撞到人,沐雪元与紫鹃快步进入房间,黛玉正在那里读书,见她们回来了,便关切地说:“真是辛苦了,回来了总算凉快凉快,快去擦洗身子吧,换件衣裳能好些。”

沐雪元一听, 这可真的是太讽刺了,燕京人要到热带海岛乘凉,让人忽然间记起有一年中国极端高温,在华的非洲人说要回国避暑。

不过心情虽然复杂,身上的难受却忍不得了,于是沐雪元与紫鹃连忙到了盥洗室,打水赶快洗脸,又擦了一遍身体,换过干净中衣,这一下总算清爽了。

此时天日已近午时,应该准备做饭了,海岛之上虽然不像外边那样如火如荼,然而到了这个时候也是非常热,人的胃口便也不是非常好,午饭就比较简单一些,沐雪元杀了一条乌鳢,将肉片下来,这时紫鹃也将三只番茄清洗好,剥了皮切成块放在碗里,碧绿的小香葱也洗净放在一旁,沐雪元烧热了锅,放了一点点油在里面,便将番茄都丢了进去,添水便开始熬,这边从瓷坛里捞出一小条酸黄瓜,切成薄片,等番茄全都融化,便将酸黄瓜、葱花和鱼片都丢了进去,熬成了一锅汤。

此时紫鹃已经担了两桶新汲的泉水,沐雪元取了一些倒进盆里,然后将那装着鱼汤的瓷钵放在里面,十几分钟之后,这一道改良版番茄冷汤便上了桌面,每人盛了一碗汤,再配一小碗米饭,这一餐饭便是这样了。

大家坐下来一起吃饭的时候,沐雪元这才有时间讲起方才去蒜市口的经过,道是宝钗又病了,黛玉连忙问:“病得如何?宝姐姐最是怕这暑天,每年都很难熬,今年如此的热法,她更加禁受不住。”

沐雪元道:“躺在床上休息呢,倒是还能说话,说与凤姑娘、珠大奶奶商量了,只怕今年粮价要涨,已经在多备米面,嘱咐我们也早做准备。”

紫鹃在一旁笑道:“珠大奶奶在稻香村住了那几年,与老田妈时常聊天,把这些事都聊出来了。”

李纨乃是国子监祭酒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对于稼穑之事的概念本来多是从道德文章之中读来,然而在大观园里住进了稻香村,老田妈等人在那里朝夕料理,她纵然不听不听,也能够听到一些,更何况课读之余出来闲走两步,与这些种地的老妈妈们说说话,讲一讲耕种的事情,这倒是正经事,多聊几句也不怕的,也很能够解闷,所以李纨这几年来,倒是把关于农耕的事情了解了许多。

黛玉道:“我们这里面比起从前,倒是好像并没有特别热的样子,只是怕外面真的乱起来,便很糟糕。”

沐雪元点了点头:“所以我想,从今儿起便赶快多摘一些面包果,磨成粉存起来,或许真的用得到。”

黛玉笑道:“你可真的是如临大敌,那边不过三十个人,她们自己已有准备,就算缺粮,能缺多少?莫非还要开仓济民?如今正当盛世,圣王仁德,倘若真到了那一步,自然会想办法应付,倒是很不必我们来操心,若是问起这面粉都是哪里来的,又是事儿。”

沐雪元笑着说:“我们只不过是有备无患,三十个人的口粮可也很不少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