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八章 旧性不改(2 / 3)

加入书签

着的。”

那薛蟠得了这个名字,不由得昼夜颠倒,想个不停,念着这名字着实好听,却也堪匹配那样一个人物,只恨一时不能到手,到四月初二,借着给侄儿贾荟过生日的机会,薛蟠便早早来到蒜市口这边,伸着脖子看,当真是“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还不住地问:“四妹妹今儿可回来么?”

莺儿在一旁觉得有趣,便笑道:“莫非大爷要听四姑娘念经不成?好叫大爷知道,四姑娘如今已经是世外的人,无论什么生日节日,一概不来的,她若是踏出那片地方,便是有了大事了,上一次是为了发落铁槛寺的事情。”

薛蟠登时便一阵失望,既然惜春不来,那么那“王清惠”只怕也不来了,却仍然不肯死心,悄悄地便问宝钗:“妹妹啊,纵然四妹妹不来,莫非便不遣个人来热闹一下?比如说那王清惠?”

宝钗登时楞了一下,道:“什么王清惠?”

薛蟠便将上一次的事说了一遍,最后道:“宝兄弟说那人叫做‘王清惠’。”

宝钗想了一想,便乐了出来:“宝玉越来越会开玩笑了。”

薛蟠听见话头蹊跷,忙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妹妹告诉我知道,我在这里谢谢妹妹。”

宝钗笑道:“那‘王清惠’乃是南宋时候的人,在宫中位居昭仪,当时元军攻入了临安,连皇帝带宫妃,都掳掠北上,王清惠途中作了一首很出名的《满江红》,后来出家作了女道士,远离尘世。”

薛蟠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宝玉兄弟竟然拿一个死人诓我,着实可恶,等我一会儿见了他,要好好问问。”

宝钗笑着拉住他,道:“你还好去问他?一个出家修持的师傅,不知你非要打听人家的名字做什么,好不失礼的事情,给人家听到了,又是一番嘲笑。要我说,哥哥好不容易从那不见日月的地方出来,可很该修身养性,本分度日,这一次是陛下仁德,普天大赦,哥哥才有这个机会重见天日,倘若再有事,可该怎么办?”

死皇帝不是常有的事情,大赦也不很常见,假如薛蟠再进去,等下一次赦免,就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了。

薛蟠登时便有些不耐烦:“好了好了,知道了知道了,在家里妈是这样说我,到了这里你又来说,好像我总是要惹祸倒霉一般。”

宝钗笑道:“还不是因为担忧,才这样说的?你但凡稳妥一些,我们也省了说这些话。”

这件事黛玉自然也晓得了,黛玉知道后,紫鹃与沐雪元便也知道了,回到家中后,沐雪元便寻了宋词来看,她这边读着王清惠的词,旁边黛玉还讲着关联的掌故:“王冲华(王清惠出家后的道号)的这一阙词,因为给谢太后看到,不久传遍中原,颇有一些人唱和,其中最为特别的便是文天祥,他在金陵囚牢里看到这阙词,便和了一首,又代作了一首。”

“啊~~为什么要代作?”

“因为他觉得王清惠那首满江红,末句欠商量。”

沐雪元于是连忙又看了一遍王清惠那首词,这一回直接扫到末尾,只见那最末一句是:“问嫦娥、於我肯从容,同圆缺。”

沐雪元挠了挠头:“我觉得没什么啊,讲真挺有新意的,只要能脱离这恶浊的人世,不管月亮是圆是缺,她都在那里面住着了,她同的是圆缺,又没随别的。”

黛玉于是便来到书架前,找出文天祥的一册,翻到那一页,指给她看。

沐雪元读了两遍,笑道:“他这个词,最后一句倒是十分顽强的,不过那句‘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倒是可以和那个‘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好好打一架。”

黛玉噗嗤也笑了:“你个刁钻的,偏是你评论诗词,与人两样。”

沐雪元笑了笑,没有多说,要说文天祥确实是一个非常有风骨的人,忠贞壮烈,不过他模拟王清惠的心情,代替她填的这一首词,沐雪元却以为,带了一种他自身的性别色彩,那句“想男儿慷慨”,倘若是自己写出来,便感觉颇为违和,好像是披了个马甲,片刻之中便也是男人了,更不要提给男性这个性别本身赋予的意义;最后那一句“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可是身为一个女子,就算不想金瓯缺山河破碎,又能怎么样呢?文天祥坚持气节,确实是十分悲壮,不过元朝要他投降的目的是让他为新朝出力,对于宫妃昭仪之类,根本涉及不到这些,什么降顺不降顺的,难道还想要作国之栋梁?

所以王清惠的这一首词,可能才气没有那么高,刻画也没有那么精工,其实沐雪元也很怀疑她在宫中的地位,到底有没有那样特别,好像她所写的“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不过这首词是一首女性的词,抒发的是女性的情怀,男人用女人口吻写的东西,读起来有的时候就感觉隔膜,沐雪元感到,那些男性文人虽然是借着女性题材来抒发情怀,其实本质上书写的还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女性。

却说四月下旬,贾府平日里读一些书的男子们童生考试的结果终于出来了,贾兰高中了廪膳生员,宝玉中了附学生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