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五章 海蟹黄菊(3 / 3)

加入书签

半个,便在地上张罗,让这个让那个。

熙凤看着她忙碌,便笑着推她道:“你不惯张罗,你吃你的去。我先替你张罗,等散了我再吃。”

黛玉哪里肯这样实诚,只顾着不肯入席,与熙凤李纨一起看着上螃蟹上酒,宝钗因是已有身孕的人,便坐在席上。

这时王夫人说道:“你们也都坐下来吧,究竟这么大的桌子,也没有几个人,如今也没有外人,还讲那些虚礼做什么?大家团团坐在一起,倒是还热闹些。”

邢夫人也说:“快都坐着吃吧,其实也都不是客,还用得着什么推让?”

薛姨妈便叫同喜同贵去拉人:“快过来吧,这螃蟹着实肥大,和以往吃的有些个不同,一个倒有那两个大,掰着吃这蟹膏子蟹黄,可是好滋味,你宝钗妹妹因为有了身子,不好多吃,不然她也爱吃。”

宝钗方才与黛玉分了一只螃蟹,此时口角尚有回味,笑着说道:“可说颦丫头又有新花样,她在那煮螃蟹的水里放了桂花,这螃蟹一股子桂花香,倒是风雅了。”

熙凤给同贵和麝月硬是拉着坐下,便索性也不客气,笑道:“既然如此,少不得我这次躲个懒,借着太太们的福,我也受用受用。”

然后她便掰开一个螃蟹,还没有吃,先喝了一声彩:“好个螃蟹,这么大的黄子,这下子可爽快了,谁耐烦那么一点一点地挖肉剔黄?前儿看翠英她们吃体己蟹,倒是比指甲盖大不了多少,也真难为她们有那个耐性,就恁么‘集腋成裘’的,还拿来让我,我说我不吃,你们吃去吧,别磨秃了指甲要紧。”

众人登时笑了起来。

麝月笑道:“二奶奶说得那螃蟹也太不堪了,终究比核桃还大过一圈儿,多少有些肉。”

黛玉一想,那就和溪流中的泽蟹差不多大小,应该是比泽蟹要大一些的样子。

宝钗含着笑意说道:“这是海蟹,不是河蟹,所以长得有这般大。”

王夫人叹道:“这一路运来,可是不容易,今儿林丫头可是破费了。”

京都距离最近的海湾要三百公里,也就是六百里的样子,马车行进速度大概一小时二十公里,将打捞出来的螃蟹放进盛满海水的桶里,一路运送进京,路上一刻不停,也要十几个小时的时间,这个保鲜成本也蛮高,所以新鲜的海螃蟹卖得贵,若是腌螃蟹就相对便宜一些,用酒和盐腌制了,保存时间也更长久。

黛玉忙说:“雪元有做这一行的熟人,倒不会怎样花钱。”

就是费力气,驾船出海撒网。年初为了给自己做生日,雪元提前一天出海捕捞,结果海面上突然刮起大风,给刮出去好远,好在那船没有倾覆,后来风停了,再次下海,扯起网来,发现了这种分外肥美的青蟳,从此便时常往那边捞螃蟹,特意备了一条船在那边,平时搁在岸上,要用的时候便骑马赶过去,再把船推入海中,每一次捕蟹,一来一回总得六七个钟头,好在那个地方海参也多,所以倒很是值得。

熙凤笑道:“雪元我看着,倒是与海有缘,专门在海里捞金,姨太太的铺子里,倘若有这么一个掌柜倒好。”

薛姨妈也笑:“可说呢,如今店铺之中,老成的少,若是雪元能去可是好了。”自从四大家族纷纷倒下,便成了个树倒猢狲散,薛家的店铺之中,有本领的纷纷另觅门路,留下几个厚道的,勉力支撑,生意也是大不如前。

黛玉笑道:“看姨太太凤姐姐把她抬举的,她哪里能干这个?只不过作个牙纤罢了。”

众人一阵说说笑笑,宝钗今日心情也是格外清爽,虽然不能尽情地饮酒品蟹,拿了一碗饭配着小菜,一边慢慢地吃,一边看着檐柱下的那两盆花,却也是蛮好。

吃过了饭,因为房内狭小,一间中厅坐不下这许多人,因此盘碗撤掉,桌面擦净之后,众人便在这院落之中喝茶闲谈,紫鹃麝月平儿等人也轮番下去吃饭,王夫人等在这里又闲话了将近半个时辰,这才辞别了黛玉,出门上车回家。

王夫人向黛玉道着辛苦:“今儿难为你,操劳了这许久,回头可好生歇着。”

黛玉笑道:“能得太太们,还有各位姐姐光临下降,便是我的荣耀了,只可惜这院子小,不曾好好赏花。”

黛玉一句话道出这处宅院最大的弊端,就是庭院狭小,本来规划面积就不大,而且还四面都是房屋,这就将中庭挤得颇为狭窄,看上去有点密不透风的感觉,仰头一瞧,好像是坐井观天,因此自然便难以布置那样盛大的花展,只是墙角有两盆菊花,桌上的瓶中插了几支黄菊而已。

宝钗便笑:“这样疏朗清雅,倒是也好。”

于是众人道别登车而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