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章 大观园居民(2 / 3)

加入书签

时谁还管谁呢?”

宝钗听到这里,竟然微微地怔住了,一时忘记走开,就在这时,里面的两人担心隔墙有耳,推开隔扇看,宝钗躲闪不及,使了个金蝉脱壳,只推是来找黛玉,从从容容地走了。

将这个小小的危机化解了,宝钗过了一处花圃,走在桥上,忽然间又站住了,凭着石栏望着下面幽幽的碧绿湖水,默默地回想着方才听到的对话,那红玉自己从前也晓得她的,功名之心极盛,最是眼空心大,头等刁钻古怪,乃是丫头之中第一等难缠的,自己虽并不惧她,却也犯不着结这样的嫌隙,只是听到后来,却也有些萧然,满满的是有志难酬,颇有一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味道,宝玉是一腔痴念,总是想大家就这样守着他过一辈子,然而这大观园里却并非每个人都这么想,比如这红玉,便是早已存了个要分离的心,倒是个看破看开的,她能够如此有决断,这志气却不一般。

宝钗在那里想了一阵,转过身来,便又信步往前走,不多时前面便出现了一面长长的篱墙,都是用的桑、榆、槿、柘枝条编织而成,这里便是稻香村了,先珠大嫂子李纨带着儿子贾兰住在这里。

要说这稻香村,乃是大观园里第一等朴素的地方,尤其是此时杏花早已经谢了,便愈发显得寂静,当然身为荣国府的冢妇,李纨是不会真正住茅屋的,那几间茅屋只是个陪衬,日常住的还是轩敞的房屋,只是屋顶额外覆盖些茅草,然而即使是这样,也仍然改不了此处的退隐本色,与蘅芜苑的霜洁,潇湘馆的清幽,不是一样的性质,处处透着心灰意懒。好在大嫂子还有个儿子,否则更是无情无绪,虽在这金门绣户之中,也如同槁木死灰一般。

这些念头在宝钗心中一转,也便过去了,她放眼望去,只见有几个婆子正在田里收割稻子,春季里种下的早稻,到这时已经长成了,便要收下来,归仓入库。一群婆子之中,夹着一个穿绛红衣衫的丫鬟,宝钗定睛一看,圆圆的脸细长的眼,乃是黛玉那边的雪雁。

宝钗微微一笑,没有再多看,转身就往众姊妹处而去,大家玩笑不提。

到了第二天,见了黛玉,宝钗便说起这话:“你的雪雁倒是该调去珠大嫂子那边才好,整天往那里跑呢,方才我看到,在那里弯着腰跟人家不知在敲打什么。”

黛玉也笑:“我前儿也说,她这么喜欢种地,不如把这潇湘馆里,也开一小片菜圃来种种,免得她总是往那边跑,她却和我说,这一大片竹林,现成有好笋子,不用另外再种,还和我讲什么竹笙,说是日常采集一些,便很不用到外面去买。”

平儿此时恰恰也在,旁边惜春便笑:“雪雁倒是比平儿姐姐还会算计呢。”

探春听着这些,心中忽然便是一动。

却听黛玉继续说:“还说荷花池里,那藕挖出来也可以烧菜的,夏日里采了莲子,送到厨房现熬莲子汤,最新鲜不过,甚至那荷花的花瓣裹上面糊,煎炸了也可以吃的,给她这些话说得我,再赏荷花都觉得一股子挂糊油炸的味道,连诗都作不成了。”

李纨今儿难得出来散心,闻言不由得也笑了:“难为她想得出这些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这还是在咱们这里当丫头,都能学出这些个来,倘若是生在市井,还不知怎么会计算呢,她若是个小子,在那外面谋生活,不发财纯是命苦。”

宝玉笑道:“好端端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儿家,却给这些恶浊铜臭熏坏了。”

虽然是个丫头,然而因为与紫鹃一样列名在二等,每个月却也有一吊钱的月例,吃的用的又都是使的官中的,因为她比黛玉年纪大,黛玉的旧衣服是给不着她了,然而王夫人凤姐念着王嬷嬷与她都是跟从黛玉从南边来的老人儿,时不时便有赏赐,就连李纨,有的时候也拿两件旧衣服给她,所以她这样穿制服吃食堂,四时八节也有赏赐,虽然不是一些丫头小子那般一门心思就想着怎么要东西,然而她紧跟黛玉,任凭她怎么不讨不要,也短不了她的去,况且消费观念与宝钗居然暗暗相合,十分简约的,堪称克勤克俭。

从前自己对这些倒是并不在意,然而此时给这件事一勾,前后倏忽之间都串了起来,便想到这么多年来,雪雁这家伙也不知存下多少钱了,那箱子里只怕满满的都是铜钱,没有一部书的,明明是个在室的女儿,却仿佛那些找了汉子的女人一般,十分的市侩了。

探春微微一笑:“松柏无华,却经冬苍翠。”

过了两天,熙凤也晓得了这件事,对着黛玉便说:“你那里居然是藏龙卧虎呢,等你将来进了这家的门,就让雪雁专门管那园子,保管从那里面淘登出一筐银子来!她也算是乐毅管仲,老成谋国呢。”

黛玉的脸登时就红了:“人家好好地和你说话,你却来打趣,我不理你了。”扭头便要往外走。

宝钗连忙拦住了她:“大家说说笑笑,你若走了,便没意思了。”

黛玉这才止住了。

这一天的晚饭,有一道菜偏偏是荷叶熏鸡,宝钗尝了一块鸡肉,抬眼四处一扫,便看到了在后面服侍用饭的雪雁,目光忽然便有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