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 珠璧双姝(2 / 3)

加入书签

雁正站在一旁,闻言立刻便明白了,是英莲冯渊的那件事情发了,这位呆霸王今年十五岁,十五岁的人就能够指挥悍仆打死人命,可见自幼何其的骄纵,四大家族彼此勾结枉法作恶也不是说假的,王夫人薛姨妈虽然在统治阶层之中,都堪称慈善之人,但是面对这种事情,做不到大义灭亲,于是薛姨妈便一路护着儿子避来了京都,王夫人自然是要接纳的,定要留妹妹一家住在这里。如今贾史王薛倒是还挺着,将来倒了架子,这件事便是祸根,尤为可怜的便是英莲,这一场冤孽也不知要怎样了结。

而这件事对自家姑娘黛玉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最终纠缠于三角恋情之中,现在倒是年纪还小,至迟再过上三四年,这件事必然要提起来了。

哪知宝钗只来了两三个月,黛玉每每回房,无人之处便面露忧郁之色。

本来倒也没有什么,宝钗乃是个极随和的,年纪又比众姊妹多数都大些,今年十三岁,比黛玉大三岁,比宝玉也大两岁,只是比迎春略小一个多月,又不是乃兄那种浊蠢的,马齿徒长,人生顶废,宝钗手不释卷,学问见识自然不同,又是个了悟得十分彻底的,不像黛玉那般爱较真,因此便是一个如水随风,和光同尘的风格,难为她年纪小小,居然有一点四大皆空。

自从宝钗来了,日间多与众姊妹一起,随着沈练素读书,或者就是弹琴弈棋,研习针黹,愈发热闹喜悦,只是总有些丫鬟仆妇要独独地将宝钗与黛玉提出来比较,虽然都是背着主人们,然而黛玉难免听到风声,道是自己不及宝钗舒展大方,就是那些小丫头们,空闲了也多是赶着去宝钗梨香院那边去玩,黛玉虽然不是个爱凑热闹的人,然而见此情形,难免有人心向背之感,仿佛为人所抛弃,因此有时独自坐在那里,便要懊恼起来。

宝钗乃是璞玉浑金,纵然知道,也只作不知道,宝玉这几年来与黛玉虽然情谊极其深厚,却一时想不到这里,有时言语有些太过直接,惹恼了黛玉,便要怄好一阵子气,于是黛玉这一阵便只觉得事事拂逆自己的心思,此时外面天寒地冻,雪片飞舞,房间中虽然温暖,在她心中却是寒冷的,能够给她宽心的,竟然只有紫鹃和雪雁,鹦哥前两年改名为紫鹃,几年来已经成为黛玉第一等贴心之人,王嬷嬷虽然亲厚,毕竟年纪大了,有时候精力不济,不能体察入微。

这一天宝玉不知又说了些什么,惹得黛玉恼了,跑回来气喘吁吁,泪光点点,坐在那里轻轻啜泣,紫鹃忙端了一杯热茶来,笑道:“好姑娘,外面冷了,快喝一盏茶暖一暖。”

黛玉摇了摇头:“你放在那里吧。”

雪雁凑了过来,笑嘻嘻地说:“姑娘,方才宝玉不过是随口一句,很不必与他认真。”

紫鹃笑着问:“雪雁,你方才跟着姑娘的,莫不是宝玉又说了什么胡话不成?”

雪雁笑道:“是说姑娘皱起眉头来,仿佛是西施一般。”

紫鹃乐道:“那西施倾国倾城,用来比我家姑娘,规格倒是够了。”

黛玉拿手帕拭着泪,哽咽道:“他明明是嘲讽我飘零薄命。”

紫鹃笑道:“宝玉哪有此心?他虽然荒唐,在姑娘面前,万万不会轻忽的。”

黛玉悲忿地说:“他从前未必有此心,如今便是有了,否则向来最称伶俐,怎会如此?”

雪雁:姑娘啊,你最近也是十分不顺啊,要说宝玉与你几年的友爱,从前确实是极其和顺的,难为你们这两个小儿女,一千多天下来,居然并没有什么龃龉,只是如今多了个宝钗,你心中不安,要求的便严格起来,宝玉虽然机敏,生存基础却极为牢固,又怎能如此敏感地体会到你的心情?

雪雁紫鹃正要再劝,忽然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外间屋里春纤只来得及说了一句“宝玉来了”,马上帘子一掀开,宝玉从外面抢步进来,一眼看到黛玉面上泪痕,直急得连连跌脚,不住地打躬:“好妹妹,都是我猪油豆沙的汤团吃得多了,给那油脂蒙住心肠,一时间糊涂了,满嘴胡吣,才将妹妹那样比方。妹妹宽厚仁慈,千万饶恕我这一遭儿。”

黛玉冷笑一声:“谁不知道我乃是个最刻薄的?要论宽厚,有谁及得上你那宝姐姐?”

宝玉脸上登时愈发红了,连忙转了话头:“妹妹最是个睿智英明的,岂不知我天生愚钝,本是无心之失?我当时只以为妹妹蹙起眉头,如同西子捧心,哪里有旁的心思?若有半点歪念头,便让我出门跌断了腿。”

黛玉虽听他解释,却并不肯立刻饶恕,问起另一件事:“这且罢了,你如何叫我作‘颦颦’?”

宝玉见她问这件事,显然是“西施公案”暂且放了过去,便打叠起精神来解说:“我想着妹妹年纪也大了,很该取个表字,思来想去,莫若‘颦颦’二字最妙,乃是十分郑重的,何曾有半点轻忽之心?妹妹若是不喜欢,我便再不叫了。”

黛玉听了,神情渐渐放松下来,微微露出一点笑意,道:“什么古里古怪的表字,出自哪本经典?”

宝玉见她面色稍霁,一颗心便也不再那样紧紧揪在一起,笑嘻嘻地靠近了,拉着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