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二章 胡宝珠千古贤良(2 / 3)

加入书签

的巴不得整条鱼都是鱼皮,偏偏还不必担心有刺,就这么拿来拌饭,鱼皮带着汤汁与米饭搅合在一起,大口吞下去,啊呀呀呀,真的是香死人了!”为什么我煎鱼煎肉如此擅长?因为我对这鱼皮爱得深沉。

戴凤不住地笑:“吃个鱼也能说出这么一大篇话,也真亏了你平日凡事琢磨。”

余若荻咯咯直笑,这个时代烹调的方法与诀窍除了亲朋口授亲传,便是看菜谱,当年自己在北平的旧书摊上,也买过一份厚厚的《家庭菜谱》,那可真的是林林总总,单是茄子就有十几种花样,烧茄子、酿茄子、老虎茄、炸茄盒这样的日常菜品也就罢了, 居然还有一味“炒假鳝鱼丝”,这可是十分具有想象力的了,就是将茄子和羊肉都切成细丝,重油炒了之后加胡椒粉和香醋调味,当空间里的羊可以屠宰之后,自己也曾经尝试过一次,倒也是别有风味;书里面甚至还有造酱油的方法,不过这个自己就不试验了。

而且看菜谱很让自己有一种怡然的感觉,余若荻闲暇时候捧了一本菜谱,一边喝茶一边看起来,很有一种董孤臣看四书五经的庄重,仿佛也是在做很严肃的学问,然而无论如何,她仍然是怀念网络上的食谱,那是多么的丰富有趣啊,还配备图片的,视频的生动当然更不要提,烹调上有什么困扰,在网络上一搜就好,不用这般辛苦翻书,网络时代啊,可真的是便捷。

锅里的鱼已经煎到两面金黄,余若荻在里面添了笋汤,将切了块的番茄还有酸藠头都丢了进去,然后放调料,盖上盖子便等这里面慢慢地烧,最后笋汤大部分蒸发,汤汁颇为浓稠了,她便将旁边盘子里的葱和香菜都撒了下去,然后起锅装盘。

四方桌面上热气腾腾地放着六盘菜,中央一个烧鲤鱼还有一锅焖烧老鹅最是引人注意,那砂锅真的是十分有存在感,底部直径三十厘米,又厚又重,看着好像一个小型的坛子,戳在那里很有一点拄天拄地,那里面躺着一只壮硕的鹅,足有十斤重,这一锅肥鹅煲几个人一餐是吃不完的,可想而知晚上戴凤她们要吃剩菜了。

客厅的留声机放开着,一阵华丽宛转的歌声从里面传了出来:“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团圆美满今朝醉,轻浅池塘鸳鸯戏水,红裳绿盖并蒂莲开……”

余若荻一笑,这是今年新上映的片子“西厢记”里面的插曲,叫做“月圆花好”,周璇到目前所有的歌曲之中,自己最喜欢这一首,这是在前世就听过的歌,在余若荻很离奇地没有什么时代隔阂,前世今生都很喜欢,只不过此时留声机里流淌出这样的歌声,让她莫名便想到了国共内战的影片,一般这样一副场景都是白区偏反面人物家里的画面,不是反动派就是落后分子。

戴凤感叹着说:“这一锅鹅足足炖了一个多时辰,幸好是我们家,否则别人家里定然要心疼煤炭了。”

丁香夹了一块鹅肝吃着,洋洋地说:“可是好呢,这一阵虽然卖粮食没有赚多少钱,然而木炭和蜡烛的价钱可都涨起来了,着实卖得好。其实我这些日子冷眼看着,那些领户口米的米铺,原来还多是本地的杜米,这段时候居然有了一些碎米,前两天更是连六谷粉都出来了,虽然今天早上又换了杜米,然而天知道什么时候全换成六谷粉呢,倘若真的有那一天,便是我们赚钱的大好机会。”

余若荻琢磨着说:“照这样下去,早晚要成为六谷粉的天下吧,去延安的那些青年们整天吃小米,没想到我们身在上海的租界区,却也看到以粟米粉为食的一天了,虽然与小米不是同类,然而这玉米粉也着实扎心啊。”等日本与英美开战,物资必然更加紧张,日本本土都极其艰苦了,更不要说各个占领区,那肯定是拼命搜刮啊。

戴凤也是不住地唏嘘:“那些米铺也真是不与人方便,本来是一个人拿着一家的本子,过去了便可以领全家的口粮,可是后来说是计算困难,要每个人拿了户口自己来领,大清早上好长的队伍哦,尤其是冬季里,每个人都穿得厚厚的站在那里,若只是冷还是好的,最怕的是下雨下雪,北风之中撑着纸伞也要挨哩,那些体弱的可怎样支撑呢?每个月只为了一份口粮,要受这样的苦楚。”

胡宝珠听了,顿时不安起来,看了看余若荻又看了看丁香,咬着筷子头,最后说了一句:“若荻,阿香,我想……”

不等余若荻说话,丁香一口截断了话头:“连想都不要想,我们店里这些东西,都是要拿来换钱的,一袋一袋的米粮都有数儿,我是在那里看柜台,不是给人家打发人情。你也真是个立不起来的,这绵软的性子什么时候能改改?你倒是个大贤大德的,如今已经离了那边家里,还替她们担忧,不时地送钱送东西过去,每个月拼了瞎眼,晚间蜡烛下绣花赚的那么一点点钱,倒是有一半都送了那边去,我不是心疼那么几节蜡烛,我是担心你的眼睛,你看看那边什么时候顾及过你?给了你什么东西?每个月送来几块钱号称是给你吃饭的,外面米粮都涨价,她家饭钱不涨,那几块钱如今能买来什么?你倒是一颗心苦得仿佛莲子心一般,嚼着黄连给她们腾出位置来,于是你那老公倒也没有客气,你这边开了水关,他那边船便入港了,如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