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五章 冬日温泉洞一片红云(3 / 3)

加入书签

若荻懒洋洋地念诵道:“夜久蜡堆红泪,渐觉新寒侵被。冷雨更凄风,又是去年滋味。无寐,无寐,画角南楼吹未。”

谢芳仪噗嗤一声便笑了出来。

余若荻:“捷捷,你又笑我作什么?”o(╯□╰)o

谢芳仪将头挪得靠近她一些,轻声道:“曼智居士的这一首如梦令确实好得很,不过除了第一句切合场景,那支蜡烛要烧一整夜呢,明儿早上确实是一滩烛泪,后面再无一句合得上了,‘渐觉新寒侵被’,你现在好冷么?‘冷雨更凄风,又是去年滋味’,去年冬天我们已经住在这里了,墙壁这么厚,往洞口的道路又拐了个弯,哪里听得到什么风雨声?更不要说什么南楼的画角声了,不过说到这里,担心失眠‘无寐’倒也是正经,快点睡吧。”

余若荻:“捷捷,我不是失眠,是睡眠质量差。况且让人家缅怀一下过去睡在外面的难受不好么?我这也算是忆苦思甜,感觉现在更美好了。”

这一个晚上,余若荻和谢芳仪都睡得很好,到了第二天早上,谢芳仪吃过早饭,便出门邮寄稿件,这个时候天刚刚亮起来,风很大,仍然是很冷的,然而街上已经有人在行走,刚刚出了巷子口,便看到一个黑厢大卡车停在那里,车厢上刷着五个字——同仁辅元堂,有人正在将一具团成一团的尸体搬到车上去。

熟水铺的男老板站在那里看着,叹息道:“昨儿家姐还说我家灶膛不是化人的炉子,今儿就要给送到化人滩去了。”

谢芳仪一听,心头登时翻了一下,昨晚那个吸毒的乞丐果然是冻死了。

上午,山洞里静悄悄的,余若荻煮了一碗羊奶,一勺勺喂给宝宝,谢芳仪将一些醋混合着热水,灌进了一只竹编外壳的暖水瓶,晃动了几下,便静置在那里。

看着妹妹给孩子喂羊奶,谢芳仪便说:“秋秋,那些马口铁的奶粉罐子,要不要拿几个出去卖掉?十几个铁罐,我们用来存储东西,也用不了这许多。”

余若荻想了想,道:“姐姐,我看不忙卖吧,反正这里地方大,就先放在那里也没什么,我倒是想着再多存一些东西。”

谢芳仪笑道:“为什么要存东西?有什么可囤积居奇的?”

余若荻一笑:“姐姐,日本人占了东三省,又占了华北,你看她们是肯这样就满足的么?就连上海,现在日本军队还驻扎在虹口呢,早晚要有一战,危急时候我们虽然可以躲在这里,但是总有些东西是空间里没办法提供的,所以早做预备的好,我想着干脆做一面竹屏风,隔出一个储物区,这个山洞也好该分一下区划,卧室啦客厅啦书房啦之类,免得一眼看去乱糟糟的。”

谢芳仪给余若荻一番话勾起了心事,叹道:“生逢这样的乱世,真感觉危机四伏,仿佛现在的生活随时都会中断呢。”

将暖水瓶里的水垢除净之后,谢芳仪便继续坐在小桌子前写自己的稿子,余若荻则一边搂着孩子,一边在纸上画着图纸,山洞里的陈设现在还十分简陋,姐姐很该有一个正式的书桌好写作,另外也该有个书柜的。

山洞的石壁一共有十五个石龛,白天的时候,每个石龛里都点燃了粗大的蜡烛,那烛光明晃晃的,映照着淡红色的石壁,整个洞窟之中都透出一片红光,烛光摇曳,石壁上原本的纹路便也仿佛动摇了起来,恍惚之间如同波浪,却又好像是火焰在闪动,洞中如此温暖,又是一片鲜妍的浅桃红色,有的时候便让人恍然感到,仿佛有火焰在石壁后面燃烧,这岩石的颜色便是火烧出来的,如同夏季雷雨之后,日暮前天边的火烧云一样。

于是便听到余若荻在那边对着宝宝说:“我们住在火云洞里,你便是圣婴大王,好不好?”

谢芳仪停了笔,微微地一笑,想起之前秋秋曾经提议弄几个红玻璃的灯罩,自己当时一听就有点晕,已经是这样的红,还要用红灯罩,那可真是红彤彤一片了。

谢芳仪轻轻地说了一声:“秋秋,幸好有你。”

“嗯?”

“否则我带着孩子,恐怕是什么也写不了了。”

余若荻笑道:“姐姐可要加油啊,上个月收入不错,有八块钱呢。”

姐姐又要上班又要写作,让余若荻有的时候就想到了琼瑶与J.K.罗琳,都是在很窘迫的情形之下开始写小说的,或许姐姐的成就不会有那样大,然而如今这一笔稿费收入也是很重要的了,随着两个人的工作稳步发展,空间逐渐开发利用,再加上写作的稿费,如今姐妹二人的经济状况开始好转,积蓄加快了。

(1930年吕碧城正式皈依三宝,成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