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章 北平又见谢芳仪(2 / 4)

加入书签

在外面能够有职业,回到家中仍是贤妻良母,这便是如今最理想的女子了,哪知她竟然要走这样一条路。”

苗老太太也叹气:“从前说起我家的觉仁,谁不羡慕他有那样一个未婚的妻子?家里面也能,家外面也能,又是如此安安静静不多话的,将来定然是一个好助力,哪知道竟然要修道去了,莫非觉仁便如此的无福,明明如此的好姻缘,硬是要散了?若荻也是念头左了,什么参禅悟道,那哪里是年轻姑娘干的事情?像我们这样老人家了,每天念念佛倒还使得,她正是青春年少,这样好的年华,便要过那样冷清清的日子,我虽然不高兴她要退婚,但是一想到她今后的生涯,也觉得有些凄凉起来了。”

温瑞盈听她这样一说,心中也是伤感,用手帕擦了一下眼角,略有些哽咽地说:“谁说不是呢?想到她后半生孤苦,我也是难过,如今虽然我还在,将来我不在了,她又该如何呢?连一个亲近可靠的人都没有,可是她自己选了这条路,儿大不由娘,当娘的又能怎样?只好替她日夜挂心罢了。”

苗老太爷转头问自己的儿子:“觉仁啊,若荻这一封信,你看如何?”

苗觉仁张口差一点说出:“文笔不错”,然而他马上便收住了舌头,这种场合怎么是品评文采的时候呢?当然平心而论,余若荻的这封信确实写得很好,在她以往的习作之中算是上乘了,从前母亲去余家做客,拿回来自己小未婚妻的作文簿,自己一看倒是写得四平八稳,文句之类没有什么错误,表述也清楚明白,唯一的就是太像公文,仿佛没有什么感情似的,着实的清心寡欲,从作文中便可以看出,这个人是没有什么趣味的了,不过也无所谓,婚姻之事要的本来便不是有趣。

然而这一封信却是有些不同的,虽然文字仍是那般平实,然而却别有一种动人之处,之所以动人,主要就在于写得十分诚挚,比如“手绣观音”、“青灯诵经”、“祈寿祈福”之类,偏偏又不是那等华丽煽情的文字,那种一看就知道是以文炫才的,余若荻信中语句十分质朴,于是就连自己看了,心中也觉得微微地有些酸楚,这便是宝钗的心,探春的才,惜春的命。

此时父亲问道自己,苗觉仁想了想,说道:“两位大人,既然若荻已经写了第二封信来,想来是心意已决,不能转圜的了,她有志于佛禅,大概也是命中注定不是红尘中的人,倒也不必违了神佛。”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苗老太爷见儿子如此说,又看了看手中的金刚经,终于叹了一口气,道:“我原本就说,如此传奇演义之中才有的女子,我家竟有如此大的福分得着了,可是多么的幸运,哪知这样的女子,凡间终究是留不住的,她要修道,也只好由得她去。”反正说明了会终身不嫁,苗家的面子也就保住了。

温瑞盈见苗家终于答应退婚,心头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然而还没等她道谢,却听苗老太爷说道:“如今可真的是多事之秋,若荻这边要退婚,她姐姐那边……唉!”

温瑞盈一听,便知道不是话头,立刻沉住气问道:“苗老爷,是我哪个侄女有什么传闻么?”

苗老太爷虽然是个忠厚之人,但是儿子被退婚,终究是损伤颜面,于是这厚道人变也不由得一时间起了一点报复之心:“温太太,若是你不问,我本来也是不好说的,我知道你有一个姨甥女叫做谢芳仪的,有人说起来颇有些尴尬,我也不便多言的,你回头打听一下便了。”

温瑞盈只觉得脑子有点发晕,谢芳仪乃是自己姐姐瑞元的女儿,比秋秋年长两岁,正在南昌中学的师范部读书,自己的女儿刚闹完退婚,她那边又是怎么了?这可果真是但凡关系到亲人的消息,自己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然而温瑞盈这个时候却不肯落了下风,毕竟是事关甥女,于是她挺直了腰,十分严正地说:“苗老太爷,如今时局混乱,外面一天一个消息,一会儿是日本打来,一会儿是土匪打去,谣言纷纷,似这等捕风捉影的事情怎能随意轻信?更何况纵然是有什么,我那甥女向来是品行端良,倘若不是有人诬陷了,便是别人坑害了她,以她往日的行止,绝不会做出败坏规矩的事情。君子修身齐家,最重要的是内言不出外言不入,若是信了那些,家中便乱了。”

苗老太爷见她说得正大,此时形势逆转,倒是自己有些惭愧的样子,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在这个时候说出这些话来,并不是堂堂君子的行径,在这个当口讲出这件事来,那可不是对朋友的关心,倒有一点故意给人难堪,于是羞惭之下连声称是。

到了这个时候,温瑞盈也再坐不住,心不在焉地又说了两句闲话,便站起来告辞离开,苗家也并没有挽留,温瑞盈出了苗宅,叫了一辆黄包车,急急地就奔向姐姐家中,到了那里正看到姐姐病歪歪躺在床上,姐妹两个手拉着手低低地便说起话来,温瑞元望着妹妹,眼泪直流:“瑞盈啊,本来之前秋秋要退婚,我觉得这孩子太不懂事了,哪知道我家的这一个竟然闹出这样的事情来,这可让我怎么活啊!”

余若荻很快便接到母亲的来信,信的开始说道,苗家已经答应退婚,让她不必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