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 北平城中的年轻会计(3 / 3)

加入书签

,走过一段路来,是一个江湖卖药的,那人一边练着功夫,一边说着:“不管您是肾亏宫寒湿气重,还是上火积食中邪风,您来吃我的大力丸啊嘿,保管您腰不酸了,腿不疼了,精神头儿倍儿足,走路虎虎生风啊您那,那精气神就跟我现在一个样儿!”

余若荻暗自摇摇头,这个时代倒是没有激素之类,那药丸里也不知添的是什么,别是罂粟壳就好。

余若荻在天桥逛了大半天,买了一堆锄头镐头之类,还有一个小号的石磨,这一次她须当雇两辆洋车,才能将自己和这一堆东西都拉回去。

讲好了价钱刚要上车,从旁边突然赶过来一个五十几岁的老妇人,一身衣服补丁摞着补丁,不过倒是还干净,那老妇人手里抄着一支鸡毛掸子,对着黄包车就扫了起来,在那车座上面一阵穷掸,然后转过身来就把掸子往余若荻身上招呼,一边乱掸一边嘴里流水似地念叨着:“我的大姑娘,您慢点儿上车,一看您就是金枝玉叶保重着的闺秀,可别闪了腰。……嘿我说,你可拉稳着点儿,到家多给你添两钱儿,大姑娘也不在乎。……大姑娘,您坐好了,搂稳了手里的东西。大姑娘您修好。……嘿,孙哉!别急着抄车把儿,大姑娘要赏我钱呐!”

余若荻听了她这一串话,又接受了她这样的服务,便从布背包里拿出自己那黑绒布底子绣梅花的手袋来,取了一枚铜子递给了她,虽然是不多,但是也够买一只烧饼加一碗卤丸子,下一餐饭不必担忧了。

虽然给那老妇人唤作“孙哉”,那三十出头的人力车夫却一句话也没有还,等余若荻给了钱,他闷着头便拉起了车,撒开腿往客人的地址一路跑去。

黄包车跑得飞快,余若荻坐在里面看着街头的景致,忽然她直起身体扭过脸去,方才那一闪而过的人看起来怎么这么像是自己的表姐?

回到公寓,余若荻刚刚把东西都放进空间之中,然后出来坐在房间里正在想着,如今空间中的工具总算置备齐全,从前挖竹笋都费劲,锄头太晃眼,难以带进来,一直只是用柴刀砍,今年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虽然赶不及种水稻小麦的试验田,但总可以种一点青菜之类,空间中倒是有竹笋和一些野菜,总吃那些终究不是长法,饮食上还是要多一些花样才是。

她正这样发散着思维,房东在外面拍着她的门,送来了母亲的来信,拆开信来一看,原来是催她赶快回家结婚的,与苗家的婚约绝不可以解除。

余若荻皱眉摇了摇头,这就是她千里迢迢来到北平读书的原因,要远离那个环境,读书是最名正言顺的理由,毕业后顺势就在这里工作,否则要离开赣州,只好逃家了,那样的情况也是她所不愿看到的,其实她也是不愿一直拖延苗觉仁的,因此当自己拿到毕业证后,立刻就写信回家请母亲去苗家退婚,说明了并非在外面另觅新欢,只是觉得婚姻是束缚人的,如今想要专心于职业,不想结婚,受家庭的负累,请苗觉仁另觅有情人之类。

然而这样的话,母亲和苗家怎么会信呢?苗家一口咬定余若荻是看上了北平的时髦青年,什么不婚之类只是托词,待解除了婚约,过得一年半载,便与人双宿双栖了,也许现在已经住在一起也未可知。

母亲倒是知道自己女儿的禀性,晓得自己的秋秋断乎不是那样的人,便反复对着苗家解说,又写了信来,劝解道:“你不要听那些新潮的言语,什么自由恋爱之类,一定要破除封建,反父母的包办,觉仁虽然是你父亲当年定下来的亲事,但却是本分人家,觉仁也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乃是个规规矩矩的年轻人,你嫁过去之后,以你的才能他的人品,定然能够过好日子,纵然是在外面自由恋爱,也未必就比家里给定下来的要好,满口谈论爱情,结婚之后倘若真个没了爱情,是离好,是合好?你这样起码是凭了父母之命,将来纵然万一有什么不好,堂上翁姑也要主持公道,说起来当年乃是她家用花轿抬了你去,须不是你自己跑去的,腰杆立得也正。

母亲也晓得现在这样的婚姻有些不时兴了,如今世道凡事反着来,家里定的亲反而是陈腐旧套,一定要自己在外面找来的才好,两个人要有爱情,才是婚姻合法的凭证,三媒六证反而无所谓,然而苗家和觉仁你是知道的,不是那样整天‘爱情爱情’的人,还是守着旧式的规矩,不会有那样的事情,哪怕是在过去,她家几辈人也没听说有纳妾的。

你突然说要守独身主义,母亲听了很是骇然,独身主义不是那么好守的,如今世道艰难……”

余若荻默默地放下信,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了,自己也已经做好了后续的计划,如今照此实施便了。

(故乡啊,触着碰着,都是带刺的花。——小林一茶

掸孙儿这段台词基本来自《城南旧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