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章 尤白薇分外忙碌(3 / 3)

加入书签

控制权,男人可以随意将妻子孩子卖掉还债,似乎是比苏美尔人更厉害一层了,巴比伦王朝,不婚女子还较为自由,有自己的事业,开客栈搞金融或者是当助产士之类,然而不晓得那个时候对独立女性有没有逼婚压力;进入亚述帝国,穷兵黩武,女人地位极其低下,还不如巴比伦,女人不能终止妊娠,为的是生下孩子来作后备兵源,以便源源不断地提供来作战,简直是后世各路宗教与世俗法令反对终止妊娠的雏形。

看到这里,芮姜忽然想到自己曾经看过的巴比伦文明的崩溃,也算是毫不意外啊,最后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亚述人加速度更厉害,强迫生育导致人口快速增长,环境压力增大,而以战争为生命的真谛,也不知破坏了多少自然植被,到了新巴比伦时期便没有支持多久,难怪如今一片荒凉萧索,一说到伊拉克科威特,首先想到沙漠。

在影视作品之中,战争题材是很重要的一类,芮姜自己也喜欢看,那样激烈的场面总是让人热血沸腾,特别震撼人心,生与死的严肃课题直截了当推到人的眼前,非常悲壮,然而剥开这些战争的表面幕布,看一看内部,一个战争性社会其实没有多少美观与荣耀可言,单是一个紧盯女人子宫就够丑陋的了。

古代武士身穿铠甲手持武器列队走来,表情坚毅,步伐铿锵有力,身上铠甲发出轻轻的摩擦震动声,与观看者的心脏发生共振,然而在这样慷慨壮烈的表象之下,其实是十分卑劣龌龊的,血与火的鲜花开放在丑恶的运转机制之上。

这时芮姜忽然又想到,自己前些天看“硫磺岛家书”,虽然是关注战争中的植物破坏,不过那剧情也真的是很感人啊,抛开自身的立场,栗林忠道真是一个十分具有悲剧性色彩的人物,在美国有许多朋友,不愿意与美国开战,深爱自己的孩子,对士兵也注重人道,头脑灵活、善于讽刺的西乡升就是因为他的原因才三次得以幸存,因此最后他开枪自杀的时候,芮姜的眼眶不由得也湿润了,还抹了两下眼泪。

因此她对栗林忠道这个人就突然发生了兴趣,在网上一搜,有一份资料说,栗林忠道在当日军二十三军参谋长的时候,该部队在广州是出名的三光部队,在这个人的带领下还强行抓走了很多的当地女性,以作慰安妇,这个就非常恶心了,武士的荣誉呢?现代文明的洗礼呢?

专打敌方医疗兵这个镜头也就罢了,或许可以说明他为了保卫硫磺岛,已经不顾交战规则,毕竟是敌军,虽然残酷了一些,可是这种情况下也就不说什么了,然而影片中为了突出他对于本国国民的感情,安排他组织岛上居民撤离,但事实是,驻扎硫磺岛的一零九师团里面强拉了不少的老人小孩,最小的孩子不过十四岁,军队要把所有人都卷进来。

其实芮姜看片子时也曾经有所怀疑,二战时期日军在中国的表现是极其野蛮恶劣的,没有丝毫荣誉感可言,也没有什么惨烈的光环,看到日军倒霉,自己只觉得活该,然而为什么日本军官在硫磺岛就能表现出人文情结和一定的绅士风度?难道是面对美国人的时候,思维情感突然间就深刻了起来,境界提高了?如今一看,在中国战场什么样子,在硫磺岛也是什么样子。这个时候她忽然想起来,日军当年还制造过巴丹死亡行军呢,面对现代文明程度更高的美国人丝毫没有客气。

在不知道真实历史事件的情况下,电影其实很感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