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九章 重逢(2 / 3)

加入书签

严谨的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非常坦诚,不会为了自己的面子而装腔作势,这不但不会引起别人的轻视,反而让人更加尊重她了。

梅咏雪笑道:“夫子,我对此倒是有些了解,今后有了时间,可以彼此参详一下。”前世初高中学过的几何知识到如今仍然保留着影子,理一下能够想起大半。

甄夫人脸露笑容,连连称善。

晏凤辰的眼神十分慈爱地落在梅咏雪身上,自己的这位义子虽然对于华夏的传统学科不是十分精深,然而对于传入不久的西学倒是颇有天赋,算学格物学地理学都讲得头头是道,又晓得许多趣事,每次他来到家里,孩子们都围着他转,自己也琢磨着以后便请他给两个孙女讲讲西学。

这边晏松庭两只手乱摸着两个孩子的头,笑道:“舅舅将算学课本都给你们备好了,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要总是想着在园子里捉蛐蛐儿。”

甄夫人翻阅着那本几何书,心有所感地说:“如今的孩子们也是辛苦,我们小的时候不过是读一些四书五经,现在的学生还要研修这些新奇的东西,当真是越来越不容易了。”

梅咏雪一听,这不正是后世家长辅导作业时的常见感慨吗?微信群里有时就有妈妈爸爸把孩子的作业题发进来,请求帮助,自己一看那题目,这代沟也真的是太大了,简直有点理解不了,和自己小学时的题目完全是两种模式,看着也都是汉语,然而自己就是理解困难。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嘛,虽然起初有些困难,不过新东西也是很有趣的,再说人想要成才的话,就没个不苦的,尤其是打基础的时候,快乐教育压根儿就是个骗局,就算是学到一定程度,继续深造读书做实验也是十分辛苦的。”单单是看书思考自我辩论也是非常累的,大脑长时间紧张活跃,容易得神经衰弱的。

甄夫人看着她,默默地点了点头,倒是个有志向学的,如果不是生意缠身走不开,估计也会是一个闻名的学者。

因为店里还有事情,梅咏雪不能在这里待太久,看着晏飞的拜师礼行过了之后,便告辞离开了。

从晏宅出来,沿着街道赶回店铺的时候,梅咏雪在马上忽然看到前方一个小小的宅院门前停了两辆马车,帘子揭开,从车里慢慢地走出几个人来。

梅咏雪本来很轻松地看着她们搬抬箱笼,想着不知是从哪里搬到这边来住的,十年前杭州本地人看着自己一家人站在新典的房屋门前,大概也是同样一副镜头吧?然而忽然之间,梅咏雪的瞳孔一阵收缩,她的视线紧紧盯住了一个人,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过了一会儿,她将目光转移到其她几个人身上,缓缓地扫视着,眼中神情变幻不定。

马匹慢慢地走,当终于从那一家门户前经过之后,梅咏雪起码已经数清了人头儿,虽然里面有几个是自己不认识的人,然而那两个重要人物却都在,一看到她们,自己的心便刺痛起来,坐在马上瞬间都有些恍惚。

梅咏雪晃了晃脑袋,想要把那纠结在一起的一大团念头丢出大脑,毕竟自己马上就要回到店面,今天的工作还要进行,如果这样心情混乱地站在厨房,假如错将白糖当成了盐,瑞雪小渚的招牌可就要砸了,可是那黏浊的往事就如同炽热的夏季晒化了的沥青,死死地粘在她的心间,总是挥之不去。

梅咏雪在店里忙碌了一天,她本来担心这件事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不过好在这么多年来的敬业精神锤炼出来的专业素质还是很过硬的,菜肴不失水准,只不过是话语比平时少了些。

晚上亥时,店铺关了门,回到家中后,樊瑞仙看着正在洗脸的梅咏雪,关心地问道:“咏雪,今天是发生了什么事吗?我看你今天面色不同以往。”

梅咏雪从水盆边抬起脸,笑着说:“姐姐,没什么的,我很好。”

“真的没事吗?如果有事情,一定要和我们说啊。”樊瑞仙有些担忧。

“姐姐放心好了,没事的。”

有一些事情,哪怕是如此亲近的姐姐,也是难以分享的,只能在自己心中慢慢咀嚼。

过了几天,那一家新街坊的消息便流传了出来,梅咏雪家里开着餐馆,可以说占尽情报收集的地利,很快便知道辛彦在党争之中倒了霉,被贬到了贵州,丁雪村也已经病死,家道中落,极为萧条了,夫家养不了这么多人,便让正室夫人带着女儿回娘家暂住,如今是老太君周氏夫人带着女儿儿媳、孙女孙子到这里投奔亲友,十分的不容易。

听到辛彦如今在那荒凉偏僻的地方作半个囚徒,梅咏雪的内心活动就是:缓缓鼓掌└( ̄  ̄└)(┘ ̄  ̄)┘

这便是: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随着时间流转,后面的消息更多了,道是那周氏夫人素来是个心高气傲的,已经没有了丈夫,乃是家里最大的长辈,这么多年靠着儿子很是威风了一阵,压抑了半生终于扬眉吐气的样子,本以为从此安享荣华,可是“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