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四章 运河生涯(2 / 3)

加入书签

上,那个人衣衫破旧,而且不是很整齐,衣服上有补丁其实还不是最糟糕的,更加落魄的是衣领歪斜,腰带松松垮垮,短衣的衣襟一半在裤子里,一半露在裤子外面,这表明此人已经无心于日常生活,这可比衣服虽然敝旧,然而衣衫齐整的情况要严重得多,那样的人起码精神状态还是好的,虽然处境不是很宽裕,但毕竟仍然怀有希望,这种邋遢的样子则显然是对生活丧失了一切兴趣。

只见那个一脸失意的男人甩着两只手在路上走着,扬着脸,两眼直勾勾地往前面上方看着,口中还念念有词,仿佛在念着什么咒语一样,梅咏雪顿时想起曾经听过的一段顺口溜:“走在风雨中,两眼望天空,不是法轮功,就是小灵通”┓(?′?`?)┏

济宁城中的异样,其她三个人也感受到了,进入客栈之后,兰生便悄悄地对梅咏雪说:“舅舅,这里好像不太对劲啊,街上的那些人仿佛马上便要造乱的样子,我们还是尽快离开吧。”

梅咏雪点头道:“我们马上就去找船,这船家也要找忠厚可靠的。”如果遇上浪里白条那样的水贼可就麻烦了,自己虽然会游泳,然而姨婆三个人都是没有练习过游泳技术的,毕竟常年都在内宅,又不是渔家女,哪里有机会学那个?

请姨婆在房中休息并且看守行李,梅咏雪便与樊瑞仙和兰生一起出来找船。店伙计一听说她们要包船南下杭州,这么长途的距离,顿时来了精神,笑着说:“三位郎君,不是和你们夸口,这运河上的客船货船,我谭小五是最晓得的,都是世代在这里讨生活的人,哪个人的根底我不知道?包在我身上,定给你们寻一个老成本分的船家,一路顺风顺水就将你们送到杭州去。”

梅咏雪和樊瑞仙商量了一下,倒也是好,毕竟自己在这里人地两生,有这样一个地理仙帮忙找一条可靠的船,倒也是不错,毕竟这家店看起来不是黑店,应该不至于串通起来谋财害命的的,当然找来的船主是一定要仔细观察一下,才敢定下船来。

于是两个人就拜托了谭小五,然后自己也到码头上看了一下,只见河边倒是停了许多船,只是其中一些船上面却根本看不到人,显得冷冷清清的,有的船头上蹲着一个两个水手,也都是耷拉着脑袋萎靡不振。

这时已经是未正时分,大概下午两点钟左右,三个人沿着河岸向前走了一段,毕竟是久已闻名的大运河,既然来了这里,总要好好看一下的。走了一段路,梅咏雪看到船板上有人端着粗瓷大碗正在吃迟来的午饭,这人吃的不是米饭,而是麦饭,磨碎的小麦颗粒煮成的饭,上面铺着两条酱瓜,一点青菜,还有两条指头宽、瘦瘠瘠的小鱼,要说这还算是“靠水吃水”,能有鱼肉吃呢。

樊瑞仙站在岸边,眺望着远方河面,忧虑地说:“路途之中只看到有乡村破落,哪知运河边居然也如此凋零了,既然造出这许多船只,想来当年都是用得上的,如今却闲在这里,一群正当盛年的人却没有事情做,只能坐在船头望天,若是三天五日倒也罢了,长此以往可怎么好呢?”

梅咏雪也颇有同感:“清明上河图的场景现在是看不到了啊。”

樊瑞仙瞥了她一眼,虽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关联,不过差得还是有些远,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都城汴梁的盛况,不好拿来类比这里的,如果哪个王朝连帝都都凋落的话,其她区域更是没得看了,心脏已经虚弱,四肢更加萎缩。

梅咏雪眼神一转,笑着说:“我一直很想买一艘船,坐在船上垂钓可有多好,如今却又有了个想头儿,将来我们可以买一艘小小的画舫,闲了一家人便乘着画舫游湖,月夜之下姐姐弹奏一曲古筝,我在厨房烧了小菜,都是现捞的河鲜,大家摆了桌子一起吃,可有多爽快呢!”

兰生一听这样的畅想,方才因为经济衰退带来的压抑顿时也减轻了许多,咯咯笑道:“舅舅真是好主意,我也很想在那湖上好好玩一下,尤其是夜晚的时候,画舫上挂了红色的灯笼,明明亮亮的,一片红光,湖水又是恁么清清凉凉的,那船在湖面上慢慢地走,简直好像月宫中一样啊。”

听了她们两个一唱一和,樊瑞仙的愁绪也如同被轻风吹拂一般,逐渐消散了,笑着说:“总是想着玩儿,都能琢磨出花儿来,我们出来得也够久了,早些回去吧,免得姨婆担心。”

回到客栈,樊瑞仙将这些事情都与姨婆讲了,姨婆沉吟了一下,道:“且和那小五说一下,那船老大最好是有女眷一起驾船,这样才稳妥。如今这世道越来越困窘,这种时候起黑心的人就多,有女子一起撑船,虽然也不能保证就一定是良善之辈,可是总能让人放心一点。”

梅咏雪心中暗暗叫好,真的不愧是老长辈,虽然也是极少出门的,可是毕竟几十年来听到的掌故非常多了,所以那社会经验也是非常丰富,确实是只要一个群体中能够看到女人,那危险程度立刻就下降了一个级别,因此自家提出船家要有女子一起运营水上客运,这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要求;更何况船客中虽然三位是“男子”,毕竟还有一位老婆婆,船家有女子也更好说话一点。

难怪人家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