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一章 萨尔浒(3 / 3)

加入书签

空,尤其是那些可以长期储存的冬瓜南瓜马铃薯之类,更是一搬出来马上便清空了,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囤货。

梅咏雪不由得便想到了后世的抢购风潮,比如为了防止核辐射而狂买加碘盐的那一回,她现在是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在前世时,自己的上一辈人有囤积物资的习惯,古代史就不说了,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灾难史,个体的人生历史总是与颠沛流离联系在一起,各种兵匪战乱饥荒的大背景之下,晃动的是一个个背着包袱推着小车子扶老携幼逃难的人,因此如同仓鼠一样储存物资就成为了刻在基因中的文化密码,事实上一直到自己这一代,这种烙印也没有完全消退,有时候面对大包装的食物或者卫生用品,自己总是莫名地有一种满足感。

这种焦虑在自己开启空间之后才有所减轻,虽然穿越到明代,然而只要随身带着空间,那种安全感就是切实的,面对空间中那广阔的土地湖泊,梅咏雪感觉自己已经逐渐放松下来,心中安稳了许多,曾经的那种建造大仓库的愿望也不再那样热切了。

不过如今北京城中的激烈抢购也真的让人心惊,梅咏雪悄悄地对姨婆和姐姐说:“我们不要和她们一起去抢着买东西,姨婆年纪大了,姐姐一个人提不了许多东西,更何况挤在人群里,若是摔倒了还有可能受伤,我们家里的食物是够用的,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要和别人凑在一起了。”上班的路上看到了粮食铺门前的情形,简直是如同蜂巢一样,如果发生踩踏事件就麻烦了,这种时候真的应该由官兵衙役在这里维持秩序的。

姨婆点头道:“咏雪啊,你提前准备下了就好,要说如今的市场也真的让人心慌啊,食物的价格一天能够翻三个跟头,我活了这么多年,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啊,真的好像我太婆说起的,当年瓦剌人围困北京时候的样子啊。”

樊瑞仙幽幽地说:“大漠荒烟,塞外孤城。”

梅咏雪:姐姐,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你可不可以不要这样有诗意?

“其实也不必这样担忧,毕竟关外还有许多地方在大明手里,比如锦州大凌河,不过后金的力量已经成长起来了,北京就显得更加危险,我们要不要看一下,移居到江南去?”虽然早晚都要失陷于满清,不过起码可以把李自成的锋头避过去啊。

樊瑞仙沉吟了一下,说:“这件事从长计议吧。”

姨婆环顾四周:“这么多年在这里,要走哪里是那么容易的呢?”

梅咏雪当然能够理解,从黄河以北到长江以南,这样远距离的迁徙,不要说是在这个时代,即使在几百年后的现代,也是一件让人皱眉头的事情,甚至即使是相邻的两个城市,要搬家也不容易,那不仅仅是家具物品的搬迁,更是多年以来人脉资源的断裂,如果不是因为有随身空间,自己也是难以下决心就这样离开的吧。

虽然这个时空的历史发展得非常快,但是自己已经做好准备,如果情况果然危急起来,一家人随时可以离开,财物上也不会伤筋动骨,现在的问题只是,能不能把人都带进空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