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九章 私房阅读金瓶梅(2 / 3)

加入书签

命要怎么讲呢?那定然是“谁让你没有坚持吃上五十年不动摇”,和佛门道教一样,都是“心不诚”的原因啊。

那些民人想来也是晓得这老阿婆话语中的关窍,纷纷笑了起来,各自拿着陶罐竹筒回家去了。

男子觉得有趣,便也走了过去,见那坛子里的泡菜果然夹杂着红色的碎片,尤其是泡白菜和另一种长条的根茎类,那简直是一眼望去红红的一片。

那宋阿婆也真的是热情,见这新来的人十分面生,似乎不是这街坊左近的,便笑着招呼道:“啊呀这位官人,可要尝尝我家的泡菜么?来来来这里有小竹签,你随便尝哈,不要钱的!”

男子接过那细细的竹签,从旁边碟子里叉了一小块萝卜吃了,又尝了一块那叫做“桔梗”的东西,这味道果然是……不一般啊,太刺激了,早起赶着去衙门的时候如果吃上这么两筷子辣菜,那一定是漫天的瞌睡全都醒了,提神醒脑啊。

男子身为一个读书人,自然是不肯白占人家便宜的——有那等穷急了的人,看到人家有什么流水宴就赶紧凑过去,自己吃的肚子都凸出来也就罢了,临走还要拿一些回去,巴不得今后三天都不用花钱吃饭,好在这家是卖辣泡菜的,再怎么馋也吃不了太多,否则只怕要每天过来把试吃当正餐——自己自然是不会那么做的,既然尝了,而且味道还不错,多少也要买一点,于是他便买了半斤辣白菜,二两桔梗,都打包在干荷叶里捆扎好带走。他买的这两样都是比较干爽的,如果是带汤的泡菜,他身边没有自带的器具,就要另外再付一文钱,用竹筒来装了。

这时一个面孔寻常,毫无特点的男人凑了过来,指着其中一个坛子问道:“阿婆,久闻你这里的泡菜美味,请问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看似红曲,不过味道却完全不同。”

宋阿婆看了他一眼,笑道:“那是我们独家秘制的调料,郎君啊,你可是曾经尝过的?”

那人点点头:“在朋友那里吃到过一次,当真是让人一尝难忘,我也算是见多识广,然而这种东西却从没看到过,莫非是从哪里的深山挖出来的药草么?”

“矮油郎君啊,你问这么仔细做什么呢?难道你是干锦衣卫的?这泡菜你也吃过的,如今要不要买嘛。”

“这泡萝卜怎样价钱?”

“一勺五文钱,很便宜的,还有额外的泡菜汤送,买一勺回去能送两天的饭啊!”

那布衣男子逐个询问了价钱,最后买了两勺泡萝卜走了。

方才那读书人望着这人远去的背影,暗道特务机构也不容易啊,并非总是搞那么刺激的阴谋密计、军事情报之类,还要兼职市场调查,甚至各个城门的进出人员和交通工具,有无火警,民间议论之类,都要收集整理做成报告呈递上去。

不过如今这宋阿婆的辣泡菜也成为受人注意的食品了么?特特地要来询问一番配方,只可惜人家定然是不肯说的了。

这时,就在宋阿婆摊位不远处的一户门前,一个青年男子一眼瞥到了那个颇有气派的男人,他顿时愕然了一下,下一秒连忙转过头去飞快地打开了门,身子嗖地一下就进了门,然后将门从里面闩住,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梅咏雪抬手抹了一把头上的汗,好悬啊,幸好是自己抢先发现了他,而不是让他首先看到了自己,否则可真的麻烦了,真没想到居然在这里遇见他,这个人不是外放了吗?为什么突然出现在京城?如果是调任京官,自己从现在起就要小心了。北京城中有几十万人,想要在这样茫茫人海之中遇到某一个特定的人,蓦然回首,“原来你也在这里”,本来确实是不容易的,即使有一次也未必就会有第二次,然而如果这个人吃惯了自家的泡菜,经常过来买,那可就很容易碰到了。

此时梅咏雪感到的不是“泡菜已纳入大明民生经济指数指标项目”的光荣,而是今后如果还遇到这个人,自己可要怎么办?八年时间过去了,自己也改了男装,他还能够认出自己吗?

北京城中一间狭小的房屋之内,一个衣着朴素的女子正在陪一个三四岁的幼童玩耍着,这时门打开了,一个男子走了进来。

温淡云见是丈夫回来了,便站起来接过他脱下来的衣服放在一旁,问了一句“见过母亲了?”又看着他搁在桌面上的荷叶包,笑着问:“相公,这是什么?”

那小男孩在地上蹦跳着拍着手,欢快地叫道:“猪头肉猪头肉!”

辛彦回了一声“已经给母亲问了安”,转过来摸了一把儿子的头,十分爱怜地说:“上一次给你吃了一小条,从此就记得了滋味,不过这一次不是烧猪头,乃是买的泡菜,很辣的,真可惜你年纪还小,不能吃了。”

男孩顿时便撅起了嘴,温淡云见了,便拿过一个果盒来,从里面取出一块蜜饯递给他,道:“你吃这个吧。”

男孩这才重又眉开眼笑起来。

过不多时,厨娘开了晚饭来,将那两包酱菜也各取了一点装在碟子里,温淡云夹了一条黄黄红红的腌菜,问道:“这便是桔梗么?真没想到这种东西居然也能够腌成酱菜,从前只以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