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一章 海的女儿(2 / 3)

加入书签

梅咏雪不由得就想起十几年前自己刚刚穿越来这个时空,那种茫然无助的感觉,当时自己面临的一个最迫切的危机就是缠足,那个时候周氏和辛正的出发点其实还算是为了她好,毕竟缠足才能表明这是一个比较有品的女子,将来嫁人也能够找到比较好的依托,最起码缠足缠得精致的女人在夫家不用怎样干体力活儿,当然如果家境败落也就说不了什么了,然而用足部残疾来换取后半生的安逸,梅咏雪还是从心里往外地觉得不靠谱儿,尤其是如今的历史大背景啊,这是什么时候?这都已经明末了o(╥﹏╥)o

于是梅咏雪又做了一次努力:“姐姐是饱读史书的,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瞧瞧如今这光景,眼看是不成的了,连年的大旱,今年缺水成这个样子,只怕又是一个灾年,流民愈发增多了,若是这个时候再有人打过来,不知顶不顶得住,只怕连土木堡之变的结局都是不可得的。姐姐晓得孟子曾经曰过的,‘三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大明从太祖立国,到现在也二百多年了,孟子是个大圣大贤的,绝不会无缘无故说话,按他的这个时间来推算,应该也是快了,如果到了那个时候,小脚可怎么跑路么?要我说不但兰生该把脚放开,最好姐姐也能放了足,纵然不能完全恢复,多少也能比原来跑得快一些。”小脚别说抵抗外敌入侵啊,连逃命都来不及,我要是缠了一双小脚,还不知如今的日子要怎样过呢。

樊娘子:孟子:我说的是“五百年”,不是“三百年”,中间两百年让你给吃了?另外不要拿我的话当政治预言,我不是神棍。

不过按照王朝周期论,这个时候确实也到了宿命之中的动荡阶段,樊瑞仙的算术学得也不错,当年在娘家的时候还不曾如此消沉,因此她闲来无事统计了一下前代各个皇朝的存在时间,发现夏商周春秋战国不算,秦朝以后的朝代多的三百年,少的不过几十年。列出一个单子来之后,自己抱着膝盖坐在床上,看着那份“王朝生命长度统计表”,沉思了好一阵却仍然没有头绪,只是那种“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感觉越来越强了。

然而如今得了梅咏雪的提醒,她掐指一算,大明从开国到现在已经二百一十七年了,这么多年她的一颗心虽然古井无波,可是毕竟仍然活在这人世间,做不到完全超脱,把人生彻底勘破,将生死看作是等同,有时冷眼瞧着,也觉得时局不对,干旱、极热极寒、瘟疫,正如梅咏雪方才说过的,如果这个时候再爆发严重的战争,大明就十分危险了,很可能就进入末法时代,可是虽然猜测到情况可能不妙,自己又能怎么做呢?

前两天阎妈妈上门来讨帖儿,让自己给打发回去了:“兰生那孩子还小呢,我如今男子汉没了,屋子里冷清,想要多留她在家里住两年。”

然而也不过是两年的宽限,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无论怎样不情愿,议婚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否则年纪再大一些,便有可能择不到合适的夫婿,这世上但凡是有点样子的男子,都是有许多女家求的,毕竟既然无论如何都是要嫁人的,谁不希望早一点下手选一个好的,让自己的女儿能过得好一些?

女儿虽然不像儿子那么重要,然而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在可能的情况下,怎么会不尽力为她们考虑呢?如果拖到年纪再大一些,好的男人已经被人家挑完了,留给自己女儿的就只是老的、丑的、穷的,要么就是死了头婚老婆的,甚至前妻还留下一二三四个孩子,兰生嫁过去只能做填房,那实在是太委屈了,而且继母难当这个是千古的经验总结,严了宽了都不适当,而恰到好处这四个字其实是极难做到的,很多时候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继母的身份实在太过敏感。

既然兰生必然要出嫁,那么三寸金莲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代士大夫们欣赏的女性美是黑而长的秀发,柔软纤细的腰身,纤细窄小的脚,头腰足三者皆美,如果生了一双天足,是绝对称不上是美人的,说不上好亲事,嫁入男子家里后也得不到丈夫公婆的怜爱,这是关乎兰生后半生幸福的事情,怎么能够这样异想天开?难道真的能够一辈子不嫁人了吗?莫非兰生年纪小小的,就要跟着自己在家里青灯古佛地参禅修道?那倒是不用出嫁了,直接出家。

樊瑞仙不由得打了个冷战,轻轻摇了摇头,道:“也未必就到了那一步,且顺其自然吧,事到临头总有解决的办法。”

梅咏雪:……,发明“顺其自然”这个词儿的人可能不了解,自然界的生物是充满斗争的,是十分残酷的,自然界并不仅仅是“看花开,看水流,岁月静好”,不要说动物界的搏杀,甚至即使是植物界竞争也是很激烈的,当棵树也不容易啊。我当年去西双版纳旅游的时候,看到的最令人惊讶的就是高榕的绞杀现象,高榕的种子落在其他树上,随便一点泥土就能成活,从树上长出无数气生根,延伸到地上扎根,越长越粗越长越密,竟至于将它最初倚仗的树紧紧捆住,杀死了,简直是一个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恣意妄为恩将仇报的野心家。

然而梅咏雪也能够明白她的顾虑,不婚这件事即使在二十一世纪也是比较另类的,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还好一些,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