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七章 秋储(2 / 3)

加入书签

韩泳毅道:“惠贤最近可是挺累的,我今天早上看到她眼圈儿黑黑的,眼睛都好像有点睁不开了,可能是晚上照顾孩子自己睡不好,白天又要工作,所以精力不足。就这样还要每天做饭做家务照顾孩子,休息日也要弄冬储菜,干活儿还很有力,简直是个铁打的人,熬不坏的一样,我真佩服她有这样好的身体,像我自己一个人住,只要照顾自己就好,结果身体还总是不太舒服。”

越漫晶和牛宝莉连忙关心了几句韩泳毅的身体,劝她注意营养,适当锻炼,然而她们两个都不是医学专业出身,也只能说这些了。

晚上越漫晶回到家中,进入空间后她没有立刻去做饭,而是先绕到谷仓。谷仓宽大而坚固,看外表是刚修建不久的,如今里面堆满了稻谷麦穗和玉米,都是今年刚刚收割的粮食,旁边一小堆是去年剩余的陈粮。

看到哪一点点陈粮,越漫晶有点庆幸的感觉,幸好新粮及时收下来了,否则储备粮就要断了,虽然自己一直十分节约主食,然而去年自己第一年种地,本来就收得不多,又分送出去一些,因此就有些紧张了,虽然即使吃完了空间出产的米面也可以到外面去买,但是越漫晶却不愿那样做。

今年春天新买了耕种收割的农机具,自己又熟练很多,所以堪称是大仓满小仓流,自己可以卖粮了。

她又转到蔬菜仓库,这里堆满了南瓜冬瓜萝卜马铃薯之类,好在这些东西可以储存比较久,因此也可以算作是冬天的“鲜菜”。

她回到厨房里,这里除了几个腌菜的坛子,还堆放了许多干菜,空间中的秋季结束得比外面早,九月的时候天气就凉了下来,那时候越漫晶抓紧时间晾晒干菜,虽然即使错过了空间中最后的温暖期,外面也有广州的九九艳阳天可以弥补,然而越漫晶本能地想把这些工作都限定在空间中,不想让外面的人知道太多关于自己的事情。

周五晚上的时候,牛宝莉在群里颇有点气急败坏地说:“漫晶,真的要气死我了,我妈把我们从你那里拿货的大米拿走了许多过去给她师傅,要说她平时拿一点过去会餐做饭也就罢了,这一次一下子拿了一半过去,还说什么她师傅说了,如今是末法时代,外面的米都不干净,被魔气侵染,吃了会生病,她那师傅赶巧儿了是湖南人,当年出了毛主席的地方,本来应该无神论的,结果弄这些迷信来骗人,不就是知道我们这是新米,比陈米好吃吗?”

越漫晶看了也一阵头疼,虽说自己粮仓里粮食不少,但也并不是无穷无尽的,照许阿姨这么个折腾法儿,那就是个无底洞,别说是牛宝莉和自己,就算是英国女皇也顶不住,这真是家贼难防啊!

“宝莉啊,你可得劝劝阿姨,我能弄到的粮食有限,也差不多就够我们三家吃,如果后面她那几十个佛友都要米要面,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货源。”

“我知道的,你就算能走门路弄到一些当年新下来的粮食,难道还能把国家粮库搬进家里来不成?所以漫晶,我想以后就先一次性付钱,然后把粮食先放在你那里,我家吃一点拿一点,每次只拿三斤两斤,她就算要倒腾也有限。”

“好啊好啊!”

和牛宝莉将这件事商量定后,越漫晶也觉得有点可笑,许阿姨是有恃无恐,反而是牛宝莉显得跟做贼的一样。

第二天周六,越漫晶出去超市买了一大块冰冻鳕鱼肉回来,虽然空间中鱼获丰富,然而淡水鱼与海鱼毕竟是不一样的,她并没有韩国人那种“身土不二”的想法,固守本土食品,事实上她很渴望尝试外来饮食,只不过从前为了财务节约,尽量不在外面买东西,然而如今经过两年的空间开发,物产已经很丰富,虽然为了建设这里,她也花了不少的钱,然而现在这里面大件设备基本上已经添置得差不多了,后面应该没有大笔支出,因此她便觉得自己的身上轻松了很多,又因为这两年节约了许多食品费,因此她便觉得自己很可以稍稍享受一下了。

回到公寓楼,她忽然闻到楼梯间里一阵烟气味道,就是那种寺庙里烧香的气味,是有人家里在拜佛吗?越漫晶立刻想到了许阿姨,这位阿姨虽然从前常常翘家不归,在师傅那里“刻苦修行”,不过却真的很少弄得烟熏火燎的,听牛宝莉说原来她家的确是有一个观音像,从她奶奶家里拿来的,不过后来不知道给了谁了,因此家里门上虽然贴着符咒,却真的没怎么烧香上供过,所有如今许阿姨是更“勇猛精进”了,开始玩儿火了?

越漫晶走到三楼,发现三楼D号的门前放着一个小巧的香炉,几根线香插在里面,正袅袅地冒出香烟来,一个老妇人正在那里双掌合十,冲着香炉直点头。

越漫晶捂脸:妈呀,又一个!

老妇人很快念叨完了,转过身来看到越漫晶,便很慈祥地说:“姑娘,买菜啊!”

越漫晶虽然看着她眼熟,然而却没怎么聊过天,于是便笑着说:“是啊阿姨,刚刚买了菜回来。您这是在拜佛吗?”

老太太点头道:“是啊!这是求菩萨保佑,让身体能够好一点。”

见越漫晶一副不知该说什么好的表情,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