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六章 技术专利(2 / 3)

加入书签

位尊神呢,每次妇人生产的时候,算准了方位把这个画儿贴在房里,用朱砂笔写上月日,这就是把神请下来了,普天的神明都在保佑着娘子呢!那还有个不成的?”

商玦顿时一阵蚊香眼,这就是南宋时代的心理暗示疗法?让产妇相信自己时刻受到神明的保佑,从而获得某种精神力量与内心安宁,甚至能激发身体的潜能,虽然没有现代的医学手段,但是能用的法子确实都已经用尽了。

“啊,这么神奇的东西,我想请一张放在家里,镇宅防煞也是好的。”

见商玦一副星星眼满脸崇敬的样子,潘老娘一挥手,道:“唉,这有何难?我家里一堆呢,明儿送你一沓子。”

刘婶也是个社会经验丰富的人,精通人际关系,见了潘老娘这副做派,哪还不知道她不想让旁人知道那产房里的诀窍?刘婶脑子一转,马上明白了,暗道自己真是糊涂,潘老娘虽是给人家连接生带做媒,闲时也卖些小东西,但是生活也是不易,如今她得了这个窍门,对她最有利的当然是将这窍门儿瞒下来,以后作为自家的独门利器,拿来赚钱。自己居然打探人家赚钱的秘方,可真的是头发昏了。

周老婆婆也是个明白人,一边吃饭一边说:“真对不住各位街坊,老婆子我是个瞎子,什么事都成不的,为了我那媳妇生孩子,起动了这么多人,偏偏我又连个饭也做不得,还要劳动两位小郎……”

吕晴笑嘻嘻地说:“阿婆不必客气,我们反正是开食肆的,做得顺手了。”

刘婶也说:“谁没个为难的时候?缓急互相照应吧。周婶子,如今你儿子外出未归,媳妇又刚生了孩子,你一人照管不来,每日早晚我得闲的时候便来给你帮个忙,我那两个小儿女,你有事便叫她们好了。

周婆婆不由得连声道谢。

吃了饭后,周婆婆摸出一串钱来塞到潘老娘手里,潘老娘笑着给她还回去了一半,道:“不须这样客气,大家都是不易。”

四个人走出来,潘老娘依依地将吕晴商玦一直送到巷子口,看那意思是还要再送,不时还将眼睛觑着刘婶,刘婶晓得她要和这两个孩子说些私密话儿,便乖觉地道别走回家去。

潘老娘拉着吕晴和商玦的手,低低的声音说:“阿晴阿玦啊,不是我老婆子心窄人贪,实在是世路艰难,你们看这满街的花花铺子,可是我们穷人还是难过,今儿你们拿了那个铜兜子,我一看就知道是做什么的了,的是灵巧,亏你们怎样想来,这一下就救了两个人的命,若是今后这东西都在老身手里,给人接生活的多死的少,老婆子的名声就能出来了,也能攒些钱财。我老来得女,四十岁了才有了那么一个女儿,没几年男人就死了,只我一个人拉扯她,如今看看十三岁了,快到婚嫁的年纪,我一心想给她多攒一些嫁妆,将来找了汉子也免得被人看轻,只求你们看在我这一番苦心,莫要将那东西说与旁人知道,这便是对我老婆子的恩惠了,逢年过节我定然有心意的。”

商玦笑道:“这有何难?那东西反正我们用不到,嬢嬢觉得有用,便用好了。有两件事好教嬢嬢知道,那产钳也有弊端,若是使用不好,产道可能会撕开呢,倘若用力稍大,夹坏了孩子的脑袋,可就弄作个痴呆了。”

潘老娘点头道:“我省得的,这东西也不会轻用,若到了那百无一法的地步,可不只能用这个么?总比两个都死了的好。”

第二天晚上,潘老娘送了一包东西到两人的家里,商玦展开一看,原来是一打崭新的“产图”,登时乐得合不拢嘴,连连道谢,顺便还和她说了几句“口罩”的事情,道是每次接生用干净帕子遮住自己口鼻,产妇更不容易发病。

等潘老娘走了,吕晴抿嘴笑道:“这东西有什么稀奇?又不是李成的山水,街上有许多呢,你为何巴巴的把它当作宝贝了?”

商玦笑道:“阿晴,这些放在几百年后也是文物呢,寻那些山水花鸟画容易,找这些民间俗用的东西却难,或许能卖个冷门的大价钱也未可知。”

吕晴手托着腮,说:“几百年后这些东西都成了碎片片,一碰便化作了灰,又怎么卖钱么?”

商玦顿时愣住了,她脑筋一转很快说道:“那么我们就将这些产图装裱起来,这样就能放得久了。”

吕晴哈哈大笑了出来,伏在桌子上差点笑岔了气,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人家……装裱都是……都是名人字画,起码也是自家写的几个字,哪有将这产图……产图当字画装裱起来的?却不是惹那装裱铺的伙计诧异?”

商玦一晃脑袋,满不在乎地说:“我这叫‘是真名士自风流’,她们都是假清高,这就是不走寻常路,总要做些与旁人不一样的事情,特立独行才爽快。”

吕晴本来是想要坐起来的,闻言又趴下了,捂着嘴抽抽着说:“这也算是不同于流俗的一大怪杰。唉,几百年后我们自己也早就化成了灰,这产图便是能卖大价钱,我们也用不到了。”

“既然我们能打开空间,将来总有其她人能够再次开启吧,到那时她进来一看,哇,空间里好多收藏,如果缺钱用,便拣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