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四章 空间避难(2 / 3)

加入书签

晴娘眼神一扫,发现洞壁上隐隐约约还有字迹,她眯起眼睛仔细看了一下,见那一行字已有些褪色,而且有些字似是而非,整个文句半通不通,全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似是和朋党有关,心中有些纳罕。

山洞口透进来的阳光其实并不是很足,因为外面砌了两面墙,虽然不是很高,但毕竟遮挡了许多光线,晴娘下巴搁在右手掌背上,眨了眨眼睛,看来那里是一个未完成的房屋,有人很可能想要住在那里,她可以理解这种想法,毕竟她自己也不想长期住在山洞里,返璞归真成那样就有点太过头了。

过了好一段时间,商玦才从外面回来,手里拿了好多东西:一个粗竹筒、一大簇枝条,一把嫩绿的植物。

商玦把这些都放在地上,然后将那簇还淋着水珠的枝条丢进陶罐里,说:“山洞口的柳枝是刚刚扦插的,太小了,所以我只能去湖边折了这些来,这东西煮水来喝,会减轻你的头痛的。”

小半个时辰之后,商玦把那个带柄的陶罐拿了进来,将熬开的柳条水倒在碗里,晾了一会儿又加了一勺东西,然后递给晴娘,做了个鬼脸说:“快喝吧,新鲜的杨枝甘露,治疗头痛有特效哦!加了蜂蜜,没那么难喝的。”

晴娘尝了一口,商玦在一旁满怀好奇地问:“味道怎么样?”

晴娘咧开嘴露出两排牙齿,说:“苦涩与蜜甜混合起来的滋味别有风味!”然后一仰脖,咕嘟嘟将一碗柳条水全都喝了进去。

然后又问了一句:“阿玦,那洞壁上的字是什么意思?看起来好像天书啊,是什么符咒吗?”

商玦真想拍脑袋,自己怎么就忘了把那行字擦掉了?她连忙说:“是我练字乱写的,我不是很通文墨,你莫要笑我。”

然后连忙过去将那残余的木炭字迹擦掉了。

不知是这柳条药汤真的有用还是喝了之后心中有所安慰,过了一会儿晴娘就觉得脑袋里似乎真的没有那么疼了,连带肩膀上也不再那样一胀一胀地痛。

商玦捣烂了另外几瓣蒜,给她换了蒜饼,晴娘问:“还肿么?”

“好像好一点了,红色似乎退下去一些。”

晴娘松了一口气:“啊,太好了,没想到大蒜居然有这样的神效。”

“强效抗菌剂,呃,就是说专门对付肿胀化脓的,外敷内服都管用,今天中午的汤我们多放一些大蒜。”

“阿玦,柳枝柳叶的水你从前没喝过吗?那么你是怎样知道它可以治头痛的?果然管用唉!”

商玦剥着虾仁,心里想着“水杨苷”这个名词,口中则道:“从一本书上看来的,话说对于那些草药我并不是全信,很多药其实根本是没用的,要么是病自己好了,要么是人们吃药的时候满怀信心,激发元气(免疫力肯定是没法说的),病就好得快了,不过那本书还是比较靠谱的。我从前可是不敢生病的,即使偶尔伤风,想咳嗽也要忍住,否则她们一定会把我扔到外面雪地里去。在这山洞前种柳树本来是为了将来如果咳嗽发喘的时候用它来煎水治病,哪知道今天先用来镇痛了。”

“你家里人真坏,阿玦我不是有意伤你的亲人,不过她们这样做确实不好。”

“没什么,我本来也没把她们当做是我的亲人,我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亲人早早就死了,其她人我都并不在意。不过这里的许多东西都是她们的,比如那个药壶,如果不是我现在没办法全换新的,我真的不愿意用她们的东西。”

晴娘轻轻点头道:“我明白,对于自己讨厌的人,一看到他的东西就烦,巴不得都丢出去才好,从前朱家有时候送东西到我家,我看着也厌烦,那时整天烦恼的就是将来成亲嫁过去,要在他家过一辈子,那日子可怎么熬啊!”

商玦有些漫不经心地问:“朱家的男儿怎样不好了?”

晴娘想了一会儿,闷闷地说:“倒也没有怎样不好,面孔周正,人品不坏,小时候我们还一块儿玩儿来着,只不过自从我长大了一点,就老没见了,听说他和他爹爹学着打理油坊,很是不错。不过他人再好,两个人相好也就是了,何必要我嫁过去凑成一家?我原是有家的,将我从娘家拆分了,弄到他家里去,他也是忍心。我便是留在娘家,也须不是吃闲饭的,刺绣纺织都来得,将来还能上灶做饭,只可惜缠了足,许多事情做不得了,好在现在放开了。这事我有时候琢磨着,都是朱家的不好,若是他家不来求娶,我也就不须嫁人了。”

听商玦轻声笑了一下,晴娘有些害羞地说:“我娘也说我这些都是孩子话,便是没有朱家的,也有羊家的牛家的,总是要找个男子汉才好,况且当年她若是不嫁过来,怎么会有我?我……我当时说若是娘亲留在姥姥家,和爹爹相好,自然也会有我,几个舅舅待我们兄妹也是好的,舅舅不要讨舅妈,娘亲不要出嫁,一家人热热闹闹欢欢喜喜守在一起,可有多好,娘当时就拧我的嘴,说那岂不是羞耻至极?无媒妁之言而苟合淫奔的女子,只能给人家作妾,生出来的孩子也是庶出,比不得大房嫡出的子女,让我休要再想了,只怕疯魔了。唉,大家就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