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二章 日记(2 / 3)

加入书签

,决不允许隐匿瞒报,违者送交军事法庭。这涉及到整个军队的安全,不容任何忽视。’于是人人自危,感觉暗中总有许多眼睛在看着自己,当然自己也是观察别人的眼睛中的一双。战友之间原本的信任被打破,就好像一个家庭要分崩离析。明天就要开赴城区实行军管维持秩序,但是如今我们要防备的不仅仅是‘传染病人’和趁火打劫的暴徒,还有自己人,这让我感到分外沉重。据说预备役也开始动员了。’”

何重迈点头道:“内部的危机让人心累。”

何重明则充满回忆地说:“啊,那个时候警察甚至武装防爆警察都已经无法应付混乱状况,不时就有火灾,消防队也疲于奔命,所以出动了军队,全城戒严。话说军队的坦克车装甲车一开进来,外面立刻就安静了,打劫超市商场的都赶紧溜走了。宵禁让人感觉安全,半夜里突然被撬锁砸门破门而入的担忧少了许多。物资实行配给制,居民委员会重新发动起来了,我都多少年没听说过这个充满怀旧色彩的基层组织名字了。”

师冬野笑道:“最意外的收获是突然不用上班和上学了吧?打卡签到总是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淡淡的忧伤,就是人不能完全自由,这样子的感慨。”

说完这几句话,师冬野才后知后觉地想到,自己与世隔绝一个月后进入公寓,曾经在外层防盗门的金属栏杆后面发现了一张夹在那里的通知单,当时匆匆扫了一遍,上面写的是整个市区进入紧急状态,绝大部分公司工厂和全部学校都暂时关闭,每天晚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禁止外出,白天出行也要随身携带身份证或其她有效证件,但是建议疫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外出。还有一条就是社区居民持证件到居委会领取物资,禁止冒领,违者严惩。

一想到自己要拿着身份证和大提包到处寻找那已经十几年没去过的居委会,然后按照日期领口粮回来,师冬野就觉得自己简直是体验一种另类的集体生活,有一点上个世纪人民公社的意思了,然而严峻时期确实也没有更好的方法,人民公社是有其她道路的,行尸末世的戒严却是没选择的。

佟莉丝挑重点读着,进驻城区的军队所面临的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军人损失惨重,最后司令部终于下令,部队撤回军事基地,同时疏散民众。

“残存的平民都被引导着开车去往城外,那里有新建的生存基地,周围已经用金属网栅围起,还算严密,那些金属栅栏都是工厂紧急加工出来的,戒严时期只有少量工厂还在军队的监管下继续开工,生产必要的物资,金属栅栏是其中之一。警察、预备役和少量现役军人维持着那里的秩序。我们回军事基地了,除了少量抢救出来的重点科研人员之外,没有携带其她平民,因为我们都知道不可能把所有平民都带上,军事基地里的空间有限,其实我真的很想把妈妈爸爸接进来。这里是最安全的,基地周围人口不多,暂时没有大群行尸;防御严密,一共有三道防御圈;有独立的水电燃气系统,还有沼气,军需物资充足,最大程度自给自足;我们甚至有反核打击庇护所,那里储备丰富, 功能万全。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的人,教育充分、训练专业、装备精良、纪律严明的人才永远是最好的防御,我相信我们能做到……”

佟莉丝的语速越来越慢,最后那句话每个字简直是蜗牛一样的速度。

何重明有些困惑地说:“所以她们那里到底是怎么毁掉的?”

佟莉丝飞快地翻了最后几页,道:“外面的行尸太多了,内部也有人发病。”

日记在大家手里传阅,师冬野这时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有窥探隐私的癖好,她把这个二十四开的笔记本当作一本书一样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一边看一边脑补,头脑中的情节简直是栩栩如生。

吴碧君则回到自己的卧室,静静地躺在床上,末世初期,因为自己的机警,所以还没有受太大的罪,自己和朋友们出城比较早,像是后来组团的那些同伴们说到的大撤退道路拥挤、车辆故障于是下车背着沉重的背包步行、或者是干脆就没有车,只能骑摩托车或者是自行车逃难的,自己起初并没有经历到,可以说自己从城区撤离时还是比较从容不迫准备周全的。

但是灾变逐渐发展,大家就渐渐变得一样狼狈,车辆会因为没有汽油而不得不被抛弃,或者因为零部件损坏无法维修而丢在路上,慢慢地,有车族和无车族就都一样了,到了后来吴碧君觉得,其实自行车很多时候还更有用一些。

她们也曾经路过一个小型的军营,应该是一支撤离部队的临时营地,只可惜路障已经被撞翻在地,铁丝网也已破裂,里面原本整齐的军用帐篷东倒西歪,到处都是军人与行尸交叠在一起的尸体,满地都是弹壳,还看到有爆炸的坑,当时她们的战斗一定非常激烈。

当时她们远远地观察着那个已经毁灭的军队营地,直到此时仍然有行尸在那里游荡,她们低声讨论着:

“没有人冲出去吗?装甲车还在那里,她们为什么不开着车冲出去?”

“可能当时已经来不及了吧,看那辆坦克,盖子掀开了,行尸趴在那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