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十九章 黄金之心(2 / 3)

加入书签

如果有人逃难时想要带着黄金用来保住自己最后一点身家,结果在交换生活物资的时候发现金条是假的,那可得有多悲催!

不过如今应该不会变成那个样子吧?毕竟还有一招杀手锏——计划经济。真到了金融严重危机的时候,只要宣布市场管制,全部国有化就好了。

苏霓立刻开始脑补:金融一片混乱,行将崩溃,惊恐的大众强烈呼吁政府出面整顿管制,于是顺水推舟地,政府就发出了公有化的政令,所有金融机构全部收归国有,不允许私人交易黄金白银贵重金属,外币的民间交换也严厉禁止,所有的交换都要到国有金融机构去进行,打出来的口号就是:“真材实料,真金白银!”因为有政府的公信力加持,总算能够稍稍安抚一下恐慌的人心,公家总不会骗人的。

虽然管制森严,但是社会却渐渐安定了,原本好像地震前盲目四处逃窜的小动物一般惶然不安的人群逐渐定下心来,虽然牢笼更严密了,但是这让她们感觉到安全。

这时候许多公司都在破产,大量失业者聚集在街头,茫然游荡,希望能找到出路,然而入目所及看到的只是路边的店铺都紧紧关上大门,卷闸门也放了下来,根本无处寻找工作。于是这个时候怀旧的情绪便占据压倒性的地位,从前那个严密禁锢的铅灰色时代忽然之间便被涂抹了一层淡淡的粉红色彩,变得温情脉脉了起来,这种情况下哪怕是一间牢房,只要能让自己躲避外面的风雪,也是好的。

苏霓想着想着,就觉得有点透不过气来,她从熏笼上支起身子,披了一件袍子推开门就站在石基上。外面清冷的空气让她的脑子一下子便清醒了,苏霓呼吸了几口外边的空气,空气中夹杂着积雪的清爽气息,比之房间里热气与香气蒸腾融合的环境更加能让人好好想一些事情。

她站在石基上往远处看着,冬季里,连海瀛洲也显得萧杀起来,虽然是雕梁画栋,但是举目望去仍然到处是一片灰突突的景象,仿佛整个空间都冻住了一样,让人想起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照片。

苏霓在那里静静地站了一阵,感觉手上有点冷,便将两只手互相搓着,心里想的是回头应该找些有关那个年代的资料作品来看一看。

傍晚,云梦泽的房屋前亮起彩灯来,她从外面回来,远远地看到房檐下挂着的花灯,红红绿绿的光洒在石头基座上,虽然是只有一个人的空间,但这时也觉得气氛有些热烈了起来,原本的静谧被打破,有了一种将欢乐浓缩爆发的味道。

苏霓带着一身冷气进入起居室,刚一进来,迎面就是一股热浪扑来。她放下门帘,将手里的一袋东西放在桌子上,然后就脱掉外面泛着寒气的厚重衣服,换上柔软的毛绒睡袍,立刻就觉得身上的寒意几乎消退殆尽,那种感觉可真好。

苏霓把那袋东西拿到了床上,打开袋口稀里哗啦都倒在床褥上,立刻一堆黄的白的东西在床上乱滚,还发出明亮的光泽,原来是一些金银锞子,上面还印着吉祥花纹。

苏霓坐在床上拿起两个金锞子把玩着,这是她刚刚从鹤寿堂拿过来的,那里有一堆这样的东西,估计是老祖母准备过年的时候分送给大家的压岁钱。她将两个锞子在一起轻轻敲击着,这里面应该是没有掺其她金属的,质量可以放心,如果拿去黑市上变卖,应该是可以换回多一点物资的。

那条微博下面有人说要去香港买黄金保值的,然而苏霓觉得,如果真的到了大匮乏的时代,恐怕黄金钻石都没有用处了,最重要的就是生存物资,因此这些贵金属的保值作用其实也是很有限的。一想到这里,苏霓腾地一下从床上翻了起来,穿着拖鞋就跑到厨房。

大年初一的上午,苏霓零零散散又给几个老同事老朋友在微信里拜了年,就坐在起居室的桌子前一边看片子一边吃点心。那是她昨天晚上刚刚烘烤出来的点心,里面糖桂花糖玫瑰的馅料,表皮上浮凸出精细的花纹,那是用银模子印出来的。蕴秀阁中的储藏真是丰富,连这样的点心模子都有,而且做工极其精巧,除了这些做点心糕饼的模子,另外还有几副银模具,稀奇古怪的,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看过一部电影,苏霓又刷了一下网页,结果新年第一篇热门文章就是:“多少对穷人的羞辱,假性别平等之名而行”。

苏霓一看这题目就感觉不太妙,点开文章一看,原来这位很有名气的女权博主说的是一位女演员为了供养家庭而异常辛苦,然而大众却抨击他们吸女儿妹妹的血。往她贫穷的原生家庭上倾泻仇恨。

苏霓一看就呵呵了,合着贫穷就是免罪金牌,扯什么阶级啊,社会结构啊,那么在这个家庭中有没有阶级呢?有没有结构性压迫呢?天天在那里批判富人,批判资产阶级,结果转头一看,穷屌都成白莲花了,做什么恶事都是被迫的,好悲情哦,真有点楚霸王乌江自刎的惨烈,他们吃人的时候也是流着眼泪的吧,然而苏霓是绝不希望自己被别人吃掉的,哪怕对方是一边吃一边念楚辞的招魂。

“穷屌去死”是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式?苏霓认为,是的,穷屌是最穷凶极恶的一个群体,别和自己扯什么无产阶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